1942年,八路军的周彪在转移之时发现,一秘书故意走在外侧,并且时不时地往路上撒高粱粒。周彪心中一惊,当即明白为何敌人总是能够找到他们。 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一次惊天动地的"扫荡"行动。八路军第10分区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兵力之众、火力之猛,令人心惊胆战。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周彪司令员带领主力部队,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如同一条游龙般在敌人的包围圈中穿梭,终于突出重围。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散去,一个更大的危机悄然逼近。即便跳出了包围圈,敌军仍如影随形,紧追不舍。这种反常的追击行为,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周彪等人心中警铃大作。 周彪皱眉沉思,"敌人怎么会如此精准地追踪我们的行踪?"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众人心中升起——难道我们中间有内奸? 为了查明真相,周彪将目光投向了他最信任的情报科科长方国南。"老方,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别打草惊蛇。" 方国南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暗中较量。他如同一只敏锐的猎犬,开始嗅探每一个可疑的蛛丝马迹。很快,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一名新来的秘书身上。 这名秘书表面上勤勉尽责,但总是过分热衷于接触机密文件。方国南决定重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方国南仿佛化身为一双无形的眼睛,紧紧盯着这名秘书的一举一动。 一个平常的渡河行动中,一件看似意外的小插曲引起了方国南的注意。当队伍正在艰难地穿越湍急的河流时,一名秘书突然惊慌失措地报告,称自己在混乱中不慎将装有机密文件的公文包掉入了汹涌的河水中。这原本是一个小插曲,但秘书接下来的行为让人起疑。 方国南发现,无论队伍如何变换阵型,这名秘书总是不自觉地向右侧靠拢。 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却在方国南的脑海中激起了一阵涟漪。他回忆起曾经听说过的一些情报技巧,其中就包括特务们会利用行走位置来留下隐蔽的标记。 夜深人静时,方国南冒着巨大风险,悄悄搜查了秘书的随身物品。在翻找中,他的手突然触碰到了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的竟然是一把普通的高粱粒! 他恍然大悟:这些看似随意散落的高粱粒,实际上是一条精心设计的"路标",秘书正是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为敌军指引方向! 方国南心中激动,但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他迅速找到周彪,低声汇报了这个惊人的发现。得到首肯后,他们如同猎豹捕食般迅速出击,秘密逮捕了这名秘书。 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审讯中,秘书崩溃了,吐露出更加令人震惊的真相——潜伏在八路军中的不只他一个,还有其他三名特务! 这个特务小组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如同潜伏的毒蛇,已经渗透到了八路军的各个关键部门。 面对这个触目惊心的发现,周彪当机立断,下令立即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秘密抓捕行动。同时,他们还巧妙地利用敌人的这个情报渠道来误导他们。 方国南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他们故意在原定路线上大量撒下高粱粒,让日军继续沿着这条"轨迹"追击。与此同时,八路军主力则悄然改变了行军方向,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西北方向挺进。 这个计策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日军果然像上钩的鱼儿,跟随着高粱粒的指引,继续向东南方向追击,而八路军主力则安全地脱离了险境。当日军发现上当时,八路军已经远在天边了。 与此同时,其他三名特务也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秘密行动中被一一抓获。在确认身份后,四名特务很快就受到了战场纪律的制裁。 他们的落网,不仅切断了敌人的重要情报来源,也为八路军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参考信源:冯瑛:长征路上的关云长——方国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