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奇葩了!浙江温州,大爷往河里“放生”了一车大米!路人质疑他浪费粮食,大爷却说这是在做好事!不料,水利局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网友笑麻了!网友调侃:撒之前最好泡下酒,然后再把位置发给我。 原来,大爷大妈前段时间买了几十斤大米存放在家里。谁知道家里的下水道突然漏水,把米全都打湿了。眼看这么多米就要坏掉,两位老人觉得太可惜了,就想到了去河边喂鱼的主意。 这对老夫妻年轻时都是工厂工人,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他们开始关注环保和公益事业,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次的"放生"行为,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善举,既不浪费粮食,又可以积德行善。 然而,他们的这番好意却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即便是打湿的大米,也可以用来做其他用途,比如制作酒曲或者肥料。直接倒进河里,不仅浪费了粮食,还可能对河流生态造成影响。 对此,当地水利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大米并不属于污染物,我们很难对此进行管理。"这番话一出,立即引来了网友们的调侃。 有网友评论说:"看来以后可以往河里倒可乐了,反正也不是污染物。" 还有网友幽默地说:"下次放生前能不能先把位置发给我?我带着渔网去捞鱼。" 更有网友建议:"不如把米泡点酒,让鱼儿们也尝尝醉生梦死的滋味。" 这件事情虽然看似小,但却反映出了一些老年人对于环保和公益概念的误解。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方法却值得商榷。 虽然大米是老两口自己买的,按理说他们有权决定如何处置。但是,在当今社会,个人行为往往会对公共利益产生影响,因此也需要考虑社会责任。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合理利用或处理即将变质的食物,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这提醒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批评这对老人。他们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方式不当。我们更应该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老年人参与公益,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何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资源利用意识。 这个看似荒诞的"放生"事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善举的同时,也要考虑行为的合理性和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环保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用科学、理性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