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09年,领导视察华坪女高,却看到学生吃青菜果腹、课桌和床铺也破烂不堪,风一吹

2009年,领导视察华坪女高,却看到学生吃青菜果腹、课桌和床铺也破烂不堪,风一吹就要散架,领导愤怒的质问张桂梅:“省里拨给学校的200万去哪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云南丽江华坪县,有这样一群女孩,她们每天都在天还没亮的时候起床,开始一天紧张的学习。   这所学校设施简单,既没有气派的教学楼,也没有高端的设备,连个像样的校门都没有,这所学校是许多山区女孩实现梦想的地方,它名叫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免收学费的公立女子高中。   在偏远山区,很多地方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对许多孩子来说,读书是一种奢侈,除了经济原因,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很多家庭认为女孩没必要读书,早早嫁人才是她们的归宿。   张桂梅小时候,她也亲眼目睹了身边的女同学一个个辍学,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17岁时,张桂梅在云南投身教育事业,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努力求学,最终成功考入了大学。   在云南,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丈夫董玉汉,两人一起投身教育事业,不幸的是,董玉汉因病离世,这让张桂梅承受了极大的痛苦。   为了疗伤,张桂梅来到了丽江华坪县,一个偏远的小山城,在华坪民族中学工作期间,老师注意到有不少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无法负担学费,无奈辍学。   她用自己的工资为学生垫付学费,尽力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失去读书的机会,她明白,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唯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自己的未来。   有一次,一个女学生因为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被迫退学,张桂梅多方奔走,最终帮助女孩重返校园。   但这件事情,却深深触动了她,她发现,好多女孩子都和她一样,生活被家庭和旧思想给限制了,她突然有个大胆的念头:想开个只招女生的免费高中。   创办一所学校,谈何容易?资金、师资、场地……每一个都是巨大的挑战,张桂梅倾尽所有,四处奔走筹款,甚至连自己的丧葬费都打算预支出来用于学校建设。   学校的桌椅板凳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学生们的伙食也非常简陋,2009年,省领导来学校视察,看到学校简陋的条件,不禁质问张桂梅之前拨下来的200万经费的去向。   张桂梅默默地拿出厚厚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笔开支,领导这才明白,由于学校是免费的,附近的家长都把孩子送来,学生人数远超预期,经费捉襟见肘。   了解情况后,省里追加了860万的经费,这对于张桂梅和华坪女高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2008年,华坪女高正式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2011年,首届考生高考表现亮眼,有近七成学生成功考入本科院校。   这对于大山里的女孩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意味着她们有机会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张桂梅的教育思想,不是一味追求书本知识,而是着重培养年轻女性拥有远大理想、敢于担当、勇于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从2011年到2019年,华坪女高的一本上线率从4.26%提升到40.67%,本科上线率达到82.37%,位居丽江市前列,她们在各行各业都闪闪发光,靠自己的拼搏改写着人生轨迹。   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些毕业生选择回到华坪女高任教,接过张桂梅手中的火炬,将这份爱与希望传递下去。   张桂梅,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教育的意义,她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对山区女孩的深切关爱,感动了无数人,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山女孩的求学之路,也点燃了她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张桂梅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爱与奉献的故事,她的精神,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为更多孩子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信源】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9-09-这就是,华坪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