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低谷时多读曾国藩, 夹缝中的反思与崛起 历史上能带兵打仗, 且军功撼世的读书人

低谷时多读曾国藩, 夹缝中的反思与崛起 历史上能带兵打仗, 且军功撼世的读书人,也就是两位, 一位是王阳明, 另一位就是他了——曾国藩。 《夹缝中的总督》 作者:鞠海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他生活在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 晚清的“中兴大臣”。 他受“三纲领, 八条目”影响——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母亲过世回家丁忧时期, 孝文化和国家忧患两难全时, 他选择辞官回乡守孝, 太平天国运动中火深水热的老百姓, 咸丰帝的召唤,让他两难, 直到郭嵩焘说:“公孙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 如君父何? 且墨绖从戎, 古制也”, 曾国藩终于下定决心, 儒生做武将。 当时清朝正规军有两支, 一支是八旗军(兵员世袭, 老少强弱参差, 军饷微薄, 服役还得谋生计)计, 另外一支是绿营军(将不识兵,兵不识将),无法与太平天国军队抗衡。 咸丰帝拟采取团练之法, 曾国藩在丁忧期间在民间创建湘军, 无权又军费, 这对于文弱书生曾国藩, 还真是一次挑战, 也是一次机遇。 五次大败, 五次自刎, 均被人救起, 他并不是内心强大的人。 他刚正不阿, 万事当己任,与地方官史的关系十分糟糕, 处处遭排挤和刁难。咸丰帝重旗人轻汉人, 他手中无权,军费都是募捐而来, 幸而身边恩师, 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才有了与太平天国军队较量的底气。 塔布齐是他得力的战友, 忠勇冠时, 立下不少功劳。可惜英年早逝。 罗泽南, 前半生凄苦, 十年死了十一位亲人,是继塔布齐后最有勇有谋的将军, 不久后战亡。 父亲的病逝, 官场排挤, 水军船只的坚难,让他只身回家再次丁忧, 让他几乎沉寂。开始反思自己的平半生, 自视甚高, 功名之心。 做事刚介激切, 不留情面, 官场关系极差,越权霸道, 弹劾官员。反思过往, 重读经书,大悔大悟。 弟弟曾国华的阵亡, 曾国藩对天产生敬畏之心。50岁以后, 再度出山, 得友人相助, 终于熬成有名有权的总督。 这本书, 着墨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生路,有害怕, 有担忧, 有胆有识也有残暴, 有失败绝望, 也有绝地重生, 附了十几张战咯地形图, 更有利于了解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博奕轨迹。 人到难时得读曾国藩。与历史共情, 在困境中求生, 一个有血有肉的, 伟大却不完美的人的经验之谈, 于后世, 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