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号,浙江杭州,一女子在口腔医院工作,因为干得不顺心想要辞职,再加上医院有裁员的打算,女子顺势签了离职合同,将获得30000余元的离职补偿。可就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女子却被医院以“损害利益”的名头开除了,不仅没有补偿金,甚至绩效也要扣除,原因竟是女子倒卖了作为“员工福利”的牙膏? 原来,医院定期会发放一些牙膏样品作为员工福利。小汤觉得自己用不了那么多,就把多余的几支牙膏挂到了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 谁知购买牙膏的顾客恰好是供应商外企的员工,发现这些本应作为样品的牙膏竟然在网上出售,立即向医院投诉。医院得知此事后也是十分生气,认为小汤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医院利益。 医院随即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给医院造成重大损失"为由,单方面解除了与小汤的劳动合同。不仅如此,原本约定的3万多元离职补偿金也被取消,连应得的绩效奖金都被扣除。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小汤感到既十分委屈。她认为自己只是处理了几支用不到的牙膏样品,并不构成严重过错,医院的处罚未免太过严厉。她怀疑医院是借机避免支付高额的离职补偿金。 医院方面则坚持认为小汤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据医院称,因为这起事件,供应商外企决定停止一年的非卖品供应,给医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双方就此事展开了多次协商。医院最终提出按一个月工资(约9000元)支付补偿的方案,但小汤认为这远低于原本约定的金额,拒绝接受。 目前,小汤表示将申请劳动仲裁,进一步调查此事的来龙去脉。她希望能够讨回公道,拿到应得的补偿。 这起看似小题大做的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对医院的做法表示质疑: "几支牙膏就能造成重大损失?医院这个说法也太牵强了吧。" "感觉医院就是想找个借口不给补偿金,太不厚道了。" "虽然员工倒卖福利确实不对,但医院的处罚也太重了,完全不成比例。" 纵观整个事件,不难发现员工将公司发放的福利用于个人牟利,确实有悖职业道德,但是否构成"严重违纪"值得商榷。其次,医院单方面撕毁离职协议,取消高额补偿金的做法,是否合乎劳动法规定也有待考证。 更深层次来看,这起事件折射出了企业为了规避高额离职成本,可能会借题发挥,放大员工的过错;员工对公司福利的处置也应当更加谨慎,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为旁观者,我们期待这起纠纷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呼吁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更加互信、透明的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职场环境。毕竟,只有劳资双方和谐共处,企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员工也能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