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让人心寒!”12月7日,全国多地爱心人士送出上百件羽绒服,原本是针对生活拮据的大学生和有困难的人群免费发放的,但没想到出现了插曲。到底是谁玷污了这份纯粹的善意? 组织这次活动的人叫大冰,他是一位用文字来温暖大家的作家,同时他也非常热爱公益活动,不忍心看大家受苦。 他通过“大冰的小屋”这个平台,发起了很多的公益活动,为的就是给社会带来正能量,让社会充满爱。 天气越来越冷了,害怕贫穷的人买不起羽绒服,大冰就自发的买羽绒服,举行了一个免费发放羽绒服的活动,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能让更多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温暖。 活动刚开始,大冰和他的团队就开始在网上进行大量的宣传,让大家都知道这个活动,宣传是有效果的,吸引了大量人的关注和参与。 他们就精心挑选了质量好的羽绒服,冬天抗风,并且还计划着在不同的城市去发放,让大家都感受到这份温暖。 这个善良的举动不仅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实际的帮助,更是在社会上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可是,在随着活动进行的时候,一些问题也出现了。 在济南、西安等地区的领取现场时,因为去领衣服的人太多了,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现场的秩序就特别的差,陷入了混乱,一团糟。 根本没有办法让活动正常的进行下去,更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办法及时的领取到羽绒服。 面对这个问题,大冰和他的团队迅速的做出了调整,他们加强了现场的组织和管理,同时也在社交媒体上面呼吁大家一定要理性去参与活动,不要盲目的去跟风,尽管是这样,这个事情还是在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更严重的是,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的人在领到羽绒服后,竟然把羽绒服放在二手平台上面高价转卖。 这个行为不仅违背了活动的初衷,更是让原本纯粹的善意变得“变味”。 甚至还有人坐高铁跑去占便宜领羽绒服。 这些行为都非常让人心寒,网友们认为其实真正需要的人他们不知道怎么或者在哪领。 大家感慨道和珅在粥里面掺点沙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真正有需要的人怕是很难得到大冰老师的帮助的。 人性的恶在这一场善意免费发放的活动里演绎得淋漓尽致,不缺那个羽绒服为什么要去领!把善意传递给需要的人是最大的善意。 这个世界总是让人觉得无力,整个世界变了,真的还能人心换人心吗? 网友表示在这个社会不要相信有善良的人,只是他的恶你没看到而已,也不要把你的善心表露出来,那样你会被吃的骨头都不剩,路边要饭的一天要的钱有可能你在工厂打螺丝两天都不一定能赶的上人家!有便宜占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乞丐或者成为贫困人口。 网友还提出建议希望大冰和他的团队可以效仿下和珅粥铺救济灾民的方法,衣服上打着点明显的帮扶字样,或者当地的各种商业广告贴标在衣服上,真正困难的人是不会嫌弃的。 网友还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经历,18年有人跟他诉苦说深山穷苦越冬困难,他和朋友们向朋友圈子募集了好多箱衣物打算给他们,衣物收到他都打开看了,质量都不错的,没有破烂,堆了他半个库房,结果人家不要说怕穿了得病,气的他啊,都不知道怎么说,以后再也不搭理他们了! 网友表示其实是想要的,因为那有大冰的温度,不能去,因为要给真正需要的人。 网友调侃道回去之后朋友圈:排了几个小时终于拿到大冰老师发羽绒服。 网友说她以前总爱在小区献爱心的箱里放衣服,以为到时候会捐给需要的人,后来发现是卖给别人。 还有的人开始质疑这场公益活动地真实性和有效性,认为是在“作秀”。 面对不断地质疑和批评,大冰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选择逃避,他们坦诚地面对问题,积极去寻找解决的方案。 他们表示,以后会加强身份的验证,确保羽绒服能够真正的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同时,他们还在网上呼吁大家要理性,不要盲目去跟风参与活动。 这个事件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公益活动的一些问题,更让我们思考了道德底线。 道德底线是每个人都应该坚守的,在公益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活动的形式和效果,更要关注活动的本质和初衷。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违背了道德的底线,更不能把公益活动当作是一种“捞好处”的手段。 参考资料:风云传播——“大冰的小屋”免费送羽绒服,疑似有人领到后转卖,网友:现场不乏穿名牌的人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