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24日, 韩复榘在关押的小楼被特务枪杀。蒋介石训斥戴笠:“怎么向头部开枪了, 韩向方是二级上将, 一省主席, 该有的体面还是要给的。” 两周之前, 韩复榘前往开封出席了一个由蒋介石主持的北方军事首长会议。在会议的茶歇期间, 国民党上将刘峙走近韩复榘, 告诉他:“总指挥想要见你, 跟我来一趟。” 两人离开会场之后, 一辆轿车出现在他们面前, 刘峙说道:“这是我的车, 请上车。” 当韩复榘正准备进入后座时, 忽然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因为蒋介石在短暂休会后应该就在会场附近的休息室, 如果是要见他, 根本没有必要动用车辆。 没等韩复榘细想, 刘峙便打开了后车门, 把他推进了车内。随后, 前座的一名乘客移到了后面, 与另一名乘客一起将韩复榘夹在中间。 随着刘峙的一个手势, 车辆迅速启动, 不远处的另外两辆车紧随其后。在这三辆车的“陪同”下, 韩复榘被带到了火车站。 抵达车站后, 特务们把韩复榘带上了预先准备好的专列, 车厢内有一连宪兵看守, 指挥官向韩复榘出示了一份拘捕令, 声称:“总指挥下令, 韩复榘违反军令, 擅自撤退, 现押赴武汉接受军事法庭审判。” 专列直达汉口站, 没有在沿途任何站点停车。在汉口站, 等待已久的宪兵队和特务将韩复榘押至江边码头, 然后登上由特务头目戴笠安排的渡轮, 驶往武昌。 到达武昌后, 韩复榘被带到“军法执行总监部”的一栋小楼的二楼进行软禁, 曾经的“山东王”自此失去了自由。 蒋介石抓捕韩复榘的行动, 除了刘峙、戴笠等少数心腹之外, 其他人全都被蒙在鼓里。当韩复榘被捕的消息传开时, 参加会议的将领们个个惊恐不安, 蒋介石不得不在会议上作出保证, 称这只是针对韩复榘个人的行为,绝不会波及他人, 众人才稍微安定下来。 为何蒋介石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对付韩复榘呢?事实上, 在日军侵入山东时, 虽然韩复榘的部队有所损失, 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实力,加上受其指挥的地方民团, 总兵力超过十万人。如果蒋介石直接解除韩复榘的军政职务并公开处罚,以韩复榘的性格,很可能会抗命,进而导致军事对抗, 一旦韩复榘率领部队逃窜, 局势将难以控制。因此, 蒋介石亲自打电话邀请韩复榘参加会议。 在此之前, 蒋介石曾指示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 试图以在徐州举行军事会议为由, 诱捕韩复榘。然而, 韩复榘保持高度警觉, 只派遣了代表参会。但这次开封的会议有所不同,不仅由蒋介石亲自主持, 而且规模庞大, 各大战区的主要将领都参与其中, 韩复榘作为第五战区副司令和第三集团军总司令, 如果缺席显然不合适。 尽管身边多数亲信劝阻韩复榘不要前往, 但在蒋介石派往山东的代表蒋伯诚等人所谓的“权衡利弊”之后, 韩复榘最终还是决定出席会议。 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 韩复榘做了一个梦,梦中他骑着一匹白马向西行进。第二天临行前, 心情忐忑的韩复榘向前来送行的人述说了这个梦境。 一名幕僚解读说:“骑白马是个好预兆, 而西方正是开封的方向, 韩主席此行说不定会升任战区司令。” 当时有传闻称, 第五战区将被拆分为两个战区, 韩复榘结合幕僚的解读, 心想自己或许真的有机会成为战区司令, 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1月10日傍晚, 韩复榘乘坐的装甲列车抵达开封。见到几位前来参会的原西北军将领后,他让人预订了一桌饭菜, 准备在第二天会议结束后与这些旧日同僚相聚。然而, 这些同僚等来的却是韩复榘被捕的消息。 蒋介石也觉得“抓捕韩复榘”的行动不够光明正大, 因此指示宣传部门不得提及“开封捉韩”一事, 而是捏造了一个韩复榘携带金银财宝企图逃跑, 在徐州被中央军截获的假消息, 以应对舆论。 1月19日, 对韩复榘的军事法庭审判开始, 何应钦担任审判长, 鹿钟麟、何成濬为审判官。何应钦列举了韩复榘的多项罪行, 并逐一质询。韩复榘或是辩驳, 或是承认, 态度傲慢,始终没有表现出乞怜的样子。 审判结束后, 鹿钟麟叹息道:“这个韩向方,如此态度, 让人如何替他求情。” 1月24日晚上, 两名便衣特务来到关押韩复榘的二楼房间, 说:“何部长(何应钦)有请, 随我们走一趟。” 当走到二楼楼梯口时, 韩复榘感到事情不对劲, 对特务说:“我穿的鞋太紧了, 回房换一双。” 戴笠给这两名特务的命令是, 将韩复榘带到楼下, 由楼下等候的宪兵执行死刑,如果韩复榘反抗, 则当场射杀。 在韩复榘转身回房的瞬间, 两名特务立刻拔枪射击。韩复榘中弹后, 说了声“打我”便倒在地上。特务们向他连开数枪, 其中两枪击中头部, 五枪击中身体。 戴笠在向蒋介石汇报了杀死韩复榘的过程后,蒋介石虚伪地说:“只需打死即可, 何必打头,他毕竟曾是二级上将, 一省的主席。” 韩复榘被杀的第二天, 报纸上公布了他死亡的消息及其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