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湖南常德一对夫妇收养了一名重病女婴,为了不放弃为女孩治疗,他们坚持打零工,让坐了13年轮椅的养女又重新站起来! 张建力夫妇结婚多年未能育有子女,当他们第一次见到瘦小的张琴时,仿佛看到了上天赐予的珍宝。 尽管婴儿虚弱,但她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打动了这对夫妇。他们毅然决定收养张琴,希望给这个生命一个温暖的家。然而,命运似乎在考验这个家庭的决心。 三岁那年,张琴被确诊患有先天性类风湿和先天性心脏病。 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击碎了这个家庭原本美好的期望。随着时间推移,张琴的病情不断恶化,肌肉逐渐萎缩,到了九岁时,她完全失去了行走能力,被迫与轮椅为伴。 面对女儿的病情,张建力夫妇没有退缩。他们带着张琴奔波于各大医院,希望能找到治愈的方法。 为了给女儿最好的治疗,他们不惜借款30多万元,将张琴送到医院接受手术。 这对于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但在他们看来,只要能让女儿重新站起来,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全心照顾张琴,张建力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厨师工作。夫妻俩开始以种菜、种藕和打零工为生,虽然生活变得更加拮据,但他们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每天清晨,张建力都会早早起床,细心地为女儿穿衣、梳头、洗脸,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她抱上轮椅。 由于张琴现在体重已超过60斤,年迈的周华枝已无法独自抱动女儿,大部分照顾工作都落在了张建力身上。 尽管生活艰难,但张建力夫妇始终保持乐观和坚强。他们相信,只要不放弃,终会看到希望。果然,他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 经过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2021年,张琴终于能够依靠拐杖短暂行走了。这个进步对于全家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张琴也没有被自己的身体状况所限制。2016年,她开始尝试做线上客服工作。虽然身体不便,但她坚持不要特殊对待,希望像正常人一样努力工作、回报父母。 每天,她都会坐在电脑前,用指关节敲击键盘,认真地解答客户的问题。这份工作不仅给了她经济上的独立,更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张琴用自己的工资为父母购买生活用品,尽自己所能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让张建力夫妇感到无比欣慰。他们深深地为女儿的坚强和孝心感到骄傲,觉得多年来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个家庭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了爱与坚持的象征。许多人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敬意。 有网友评论说:"这就是人间大爱啊,让人感动得落泪。张建力夫妇的无私奉献,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还有人表示:"看到张琴如此坚强,我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算什么了。她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勇气。" 确实,张建力夫妇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什么是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里,他们的选择或许会被一些人认为是不明智的。但正是这样的选择,才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张建力夫妇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的坚持不仅改变了张琴的命运,也影响了周围的人。这种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它让我们相信,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希望和光明。 张琴的自强不息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在很多人可能会自暴自弃的情况下,她选择了积极面对人生,努力工作,回报父母。这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她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这个故事彰显了家庭的力量。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家庭的支持可以成为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张建力夫妇和张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家庭的真正意义。 张建力夫妇和张琴的故事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与坚持的感人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爱、勇气和坚持可以创造奇迹。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不畏艰难,用爱照亮前路。 信源:大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