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牧民在山上发现一只快死的雪豹,他心生怜悯立即报警,并将雪豹送往了医院,谁知雪豹在麻醉过程中突然苏醒,医护人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青海高原,雪山巍峨,这片地方少有人来,却是各种动物们的乐土,一位牧民的日常放牧,却意外撞破了雪山的宁静,也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助行动。 牧民偶然发现,一只雪豹孤独地趴伏在雪地上,它姿态无力,后腿的伤势触目惊心,骨头甚至穿透皮肤,暴露在空气中,这只雪豹便是后来的“凌霜”。 牧民靠近,凌霜却发出低沉的嘶吼,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即便身负重伤,它依然保持着野性的本能,对人类保持着高度的戒备。 牧民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知道自己无法独自应对这种局面,保护野生动物,得靠专家帮忙,他没有犹豫,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的到来,让凌霜的命运出现了一丝转机,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凌霜搬上车,送往当地医院,检查快出来了,骨头没问题,没断也没错位,但这并没有让大家松一口气,反而更加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凌霜无法行走? 凌霜的困境,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他们打算把凌霜送到西宁的雪豹繁育中心,想请那里的专家帮忙找到解决办法。 专家对凌霜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它大概3岁,两条后腿不能动,排泄也有问题,可能是脊椎出了故障,要确诊,必须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给雪豹做核磁共振十分困难,他们联系了西宁所有的宠物医院,都因为缺乏相应的设备而无功而返,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尝试联系给人做核磁共振的医院。 意料之中的是,几乎所有医院都拒绝了这个请求,将一只大型野生动物带入医院,风险太大,病人的安全,潜在的感染风险,以及雪豹本身的不可预测性,都让医院管理层望而却步,希望似乎再次破灭。 正当大家犯愁的时候,青海省交通医院来电话了,表示愿意让凌霜做核磁共振检查,这条消息无疑让大家信心倍增。 将凌霜送进核磁共振室,整个过程充满了紧张和谨慎,麻醉师全程陪同,密切关注凌霜的状态,以防它突然苏醒。 检查过程中,凌霜确实短暂地醒来过一次,但好在有惊无险,检查最终顺利完成。 诊断结果显示:凌霜患有脊椎休克和腹腔积水,可能是因为在野外捕猎时被牦牛撞击所致,虽然可以恢复,但捕猎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等专家来的这段时间,他们轮班照看,细心照顾着这只受伤的雪域霸主,尽管受了重伤,凌霜的饭量反而很惊人,每天能吃掉五公斤牛肉,只有在喂食的时候,这只凶猛的野兽才会露出些许“软弱”。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凌霜连续三天没有排便,兽医给的建议是,换着给凌霜揉肚子,一遍又一遍,从上到下,他们希望能帮助凌霜缓解不适,但凌霜的情况并没有好转。 北京专家团队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专家们带来了更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丰富的经验,为凌霜的救治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凌霜回到西宁的雪豹繁育中心后,便踏上了漫长的恢复之旅,中心为它安排了安静的病房,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饮食也从牛肉调整为更易消化的鸽子和兔子。 可是凌霜并不总是配合治疗,每次打针,都需要三五个人合力才能控制住它,它会发出不满的“呜呜”声,甚至咬坏了病房的门,工作人员对它是既心疼又无奈。 为了防止凌霜的腿部肌肉萎缩,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把它“赶”到室外晒太阳,一开始,凌霜十分抗拒,拖着尾巴和工作人员玩起了“捉迷藏”,但渐渐地,它开始适应并享受阳光的温暖,在阳光下懒洋洋地晒着“日光浴”。 凌霜帮忙的故事在网上传播开来,吸引了很多人关注,网友们纷纷为工作人员和专家的付出点赞,也见证着凌霜一天天好转。 凌霜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只雪豹的劫后余生,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 从牧民的善举,到警方的紧急救援,再到专家团队的倾力救治,以及繁育中心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无不体现着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关爱和保护。 这个故事,也将成为我们心中一个温暖的印记,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守护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信源】西宁晚报——党员担当展风采守护雪豹温暖家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