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人类并非唯一经历婚姻与分离的生物。一项引人注目的新研究表明,鸟类的“离婚率”与降雨量之间存在着出人意料的紧密联系。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我们对鸟类行为的传统认知,还揭示了自然界中婚姻关系背后的复杂生态逻辑。
鸟类,这一拥有羽毛、翅膀和喙的脊椎动物群体,长久以来被赋予了与人类相似的情感色彩。尤其是那些实行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它们之间的忠诚与配合往往令人动容。在繁殖季节,雌雄双方携手保卫领地、共同抚育后代,这种默契的关系往往能持续多年,甚至贯穿一生。然而,科学家却发现,即便是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鸟类伴侣,也会面临“离婚”的抉择。
所谓鸟类的“离婚”,并非如人类般涉及法律与情感的复杂纠葛,而是指在一方伴侣尚未死亡的情况下,另一方主动放弃这段关系,转而寻找新的配偶。这一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罕见,且其背后的原因多样而复杂。
雄性出轨,是鸟类离婚的一个重要诱因。2023年7月5日,中国和德国科学家联合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雄性滥交和长距离迁徙对鸟类离婚率的影响。研究团队分析了232种鸟类的数据,包括离婚率、死亡率和迁徙距离,并为每种鸟类的雄性和雌性打上了“花心指数”。结果显示,雄性越是不忠,其离婚率就越高。这是因为雄性滥交会分散其注意力和资源,削弱其对当前伴侣的承诺,从而降低其在下一繁殖季节的吸引力。相比之下,雌性鸟类即使“花心”,也往往不会面临同样的后果。科学家发现,雌鸟所产的后代有很大概率来自多个雄性,而作为其配偶的雄性,却往往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还会帮忙抚养这些并非亲生的孩子。
除了雄性出轨外,长距离迁徙也是影响鸟类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迁徙距离较长的鸟类,其离婚率往往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迁徙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由于要迁徙到较远的繁殖地,伴侣双方到达的时间往往不同步。而繁殖季节的时间宝贵,如果雌鸟迟迟不能到达,雄鸟就可能会选择离婚,并寻找其他雌性进行繁殖。此外,即使伴侣双方到达繁殖地的时间相近,但由于地点不同而意外错开,也会导致它们被动离婚。更极端的情况是,在迁徙过程中某一方意外死亡,存活下来的一方必然会选择新的伴侣。
然而,最新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个令人惊讶的离婚原因——降雨量波动。2024年11月25日,《动物生态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调查了生活在塞舌尔可辛岛的塞岛苇莺的离婚情况。这种数量濒危的小型鸟类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典型代表。研究人员分析了16年的数据后发现,塞岛苇莺的离婚率与降雨量的波动密切相关。当雨量过多或过低时,它们更有可能选择离婚,离婚概率最高可达16%。
对于普通鸟类而言,降雨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其繁殖成功率。雨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鸟类的食物供应、栖息地和巢穴的稳定性。因此,在繁殖期,鸟类可能会选择不繁殖或寻找一个更容易接触到的新伴侣,从而导致离婚率上升。然而,对于塞岛苇莺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这种鸟类实行一种特殊的繁殖策略——异亲养育,即非繁殖的雌性会帮助繁殖夫妻一起养育孩子。因此,塞岛苇莺夫妻在养育孩子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小,其离婚率与生育率下降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研究人员推测,塞岛苇莺离婚率与降雨量波动之间的关联可能源于生理压力。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鸟类的生理压力会增大。例如,一项2021年关于信天翁的研究发现,对雄性伴侣不满意的雌性信天翁体内的皮质酮(一种激素)水平会比夫妻和睦的雌性信天翁高出3-4倍。在这种状态下,鸟类(尤其是雌性)可能会将外界环境不好、自己状态差、繁殖不成功等各种不顺归咎于伴侣“表现差”,从而选择离婚并寻找新的伴侣。
鸟类“离婚”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生态逻辑和生理机制。虽然动物本身没有结婚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借用“离婚”这一拟人化的词汇来描述它们之间的伴侣关系破裂。动物夫妻选择决裂的原因相对纯粹,主要包括生育失败引发的离婚和环境因素(如降雨量、天气温度等)的影响。对于一夫一妻制的鸟类而言,“离婚”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性行为。雌雄双方合作养孩子可以实现双赢,但如果一方觉得合作失败或环境不利,就会选择更换新的伴侣。而在这个过程中,雌性往往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这是由生理特征决定的,因为在繁衍过程中雌性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更大些。因此,在合作养孩子期间,雌性会“淘汰”那些表现不佳的伴侣,以确保自己和后代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