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更多“华为式”链头企业》 原重庆市长黄奇帆的一番言论可谓切中了当下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点,他指出中国需要多几个像华为这样的链头,这背后蕴含着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洞察。 格力、海尔无疑是我国制造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它们凭借自身过硬的本领,牢牢掌握着产品制造以及生产性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都有着重要地位,为我国制造业的崛起贡献了巨大力量。然而,像华为、苹果、高通、英伟达这类企业,走的却是另一种别具特色却影响深远的发展路径,它们堪称生产性服务业灵魂的行业链头。 这类企业聚焦于高端研发,将产品外包给众多制造企业,自身则紧紧抓住生产性服务产业这一关键,以此成为产业链的核心引领者。以华为为例,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前沿技术研发,在通信技术领域不断突破创新,从5G技术的领先到诸多核心芯片的自主设计等,都展现出其强大的研发实力。随后,它把生产环节合理分配给各个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这些合作企业遍布全球各地,有的负责零部件生产,有的负责组装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众多中小微企业因为能够参与到华为的产业链中,获得了发展机遇,实现了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整个产业链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带动了上下游无数企业共同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反观那些只会抄袭的企业,它们目光短浅,仅仅着眼于模仿他人的成果,缺乏自主创新和对产业链的整合引领能力,自然无法像华为这样带动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产业的协同共进、链条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强大的链头企业,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汇聚,引导产业链朝着更高端、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不仅提升了自身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话语权,也让众多参与其中的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从经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确实需要培育更多像华为这样的链头企业。政府应当通过出台鼓励创新的政策、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举措,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助力更多企业在高端研发领域深耕细作,敢于担当产业链的引领者角色,带动整个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让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