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一家属觉得已故父亲的电话号码留着没用了,于是带着户口本及父亲的户口注销证明,到当地营业厅注销父亲的电话号码。没想到,工作人员竟然不同意,说是要提供派出所开的家属关系证明。网友:“不用管这个号码,欠费让他们去下边要去。” 11月28日,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当地的营业厅,准备去注销已故父亲的电话号码。他手里紧握着父亲的户口本和户口注销证明走向柜台。 他向柜台后的工作人员表示想要注销父亲的电话号码。工作人员面无表情地接过他递来的文件,然后告诉他这些文件还不够,还需要提供派出所开具的家属关系证明。 男子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工作人员。他疑惑地问道,父亲的户口本和户口注销证明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们的关系吗? 工作人员摇了摇头,语气变得更加生硬。她重申规定就是规定,没有家属关系证明就无法为他办理注销业务。 男子站在那里,感到既困惑又沮丧。他本以为带齐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却没想到还需要额外的证明。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的户口本和注销证明还不足以证明他们的关系。 周围的顾客开始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些人露出同情的表情。男子感到既尴尬又无助,他不想造成这样的场面,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他来来回回在警察局和营业厅穿梭,在第四次去往营业厅时男子决定录视频将这件事发到网上,营业员看到户口本上有注销印章,认为户口本无法证明家属关系,才让去派出所开家屈关系证明,后来值班经理出面帮其走了绿色通道,才特事特办了这件事。 就在这时,一位年长的顾客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男子的肩膀。“小伙子,别太难过。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知道吗?其实你可以不用管这个号码,让它自然欠费。到时候他们自然会处理的。” 男子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苦笑。他感激这位陌生人的好意,但心里却更加失望。难道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吗?逃避责任,让问题自行消失? 他转身离开营业厅,心中充满了挫败感。走在街上,他开始思考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如此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注销一个已故亲人的电话号码会如此困难?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遭遇,很可能是许多人都面临的困境。 回到家,他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很快,他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在江苏南通,就有一位女士因为无法提供已故父亲的身份证而无法注销电话号码。类似的案例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深入了解后,他发现这个问题涉及到法律规定与现实操作之间的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电信服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提供家属关系证明才能注销已故亲人的电话号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电信运营商却制定了各自的规定,往往比法律要求更加严格。 这种情况不仅给逝者家属带来了额外的情感伤害,也影响了公众对电信服务的信任度。更重要的是,它触及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敏感神经。为什么在面对生死离别这样的重大人生事件时,还要面对如此繁琐的行政程序? 法律专家指出,电信运营商的做法可能超出了法律授权范围。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则建议,应该简化注销程序,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情况下的人性化服务。 电信行业专家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运营商内部的管理政策和基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呼吁运营商重新审视自己的服务流程,提高员工的培训水平和同理心。 面对这样的困境,公众并非无能为力。通过关注和讨论这个问题,通过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我们可以推动制度的改革。同时,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如何在类似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权益。 最终,这个看似小小的电话号码注销问题,折射出的是我们社会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和规范的同时,不要忘记服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只有建立一个更人性化、更有同理心的服务体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参考资料:凤凰WEEKLY——《男子为亡父销电话卡被要求证明“我爸是我爸”,当事人:去了4次营业厅直到拍视频发到网上才给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