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健康知识丨供暖期间 室内温度湿度多少合适 北方的冬天,室外“冻手冻脚”,暖气房

健康知识丨供暖期间 室内温度湿度多少合适 北方的冬天,室外“冻手冻脚”,暖气房便成了“避风港”,而一觉醒来,你是否会感到口渴难耐或喉咙干痒?这既是体内缺水的信号,同时表明你的房间也可能“缺水”了。 如何才能既要温度又要湿度,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冬季室温并非越高越好 18℃至22℃为宜 “咱们北方气候干燥,室温并非越高越好,室内湿度也要有保证。”冬季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8℃至22℃,湿度保持在40%至60%为宜。对于新生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温度、湿度维持在上述建议的中间值偏高即可。 根据申月平的建议,记者观察了自家情况,中午室内温度为23℃,室内湿度却不足25%。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会引发人体不适,如出现以下情况—— ●喉咙鼻子干痒:空气干燥易导致鼻腔、咽喉黏膜缺水,出现干痒、咽痛等症状。 ●口渴:体内水分蒸发快,易感到口干舌燥、烦渴。 ●皮肤干燥:长期干燥,会导致皮肤发紧、瘙痒等。 ●呼吸系统疾病:干燥环境可能削弱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易诱发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受不同程度温度及湿度的影响,部分人群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尿量减少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散发,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会因冷的刺激使人缺乏动力。此外,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对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利。 家中可常备温度、湿度显示计,若湿度持续低于40%,需要采取开窗通风、多拖地、使用加湿器等措施改善,保持适宜的室内环境。 加湿器里别“加料” 定期清洁少不了 “最近,我都是晚上洗衣服,衣物晾干的过程能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市民赵女士分享自己的室内“保湿”经验。居家“保湿”,还有哪些实用技巧? 在洛阳从业多年的家政服务人员刘永菊说,营造舒心的室内环境,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冬季,许多老年人因害怕受凉或为了室内保温,紧闭门窗,其实这样更容易滋生细菌。另外,使用的加湿器等辅助产品也应该定期清洁,因为机器内部的湿润环境颇受细菌的“偏爱”。 ●正确使用加湿器:选用质量过关的加湿器,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加湿器内用纯净水而非自来水,且不要加入精油、除菌剂等其他产品;加湿器内的过滤器需要定期清洁,可以采用刷子刷洗、热水浸泡、酒精消毒等方法,待自然风干后继续使用。 ●开窗通风:一天至少两次,建议早上一次、下午一次,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如果开窗时担心受凉,可以错开各房间的通风时间。如果人在客厅活动,将卧室开窗通风;如果人在卧室,将客厅窗户打开。 ●增加绿植:在客厅、卧室等摆放吊兰、绿萝等常见的绿植盆栽,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 ●使用水盆或湿毛巾:入睡前,用盆子接适量清水放在暖气片旁,水分蒸发会增加室内湿度。 ●“变废为宝”:冬季洗澡后,卫生间会产生大量水汽,空气湿度较高,此时将卫生间的门打开,让湿气适当进入客厅、卧室,均衡空气湿度。 在注意环境保湿的同时,大家要适当饮水、多吃水果,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适宜的环境、适当的水分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老年人平稳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