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最好的营养品就是一日三餐 “从昨天晚上到今天中午,您三餐都吃了哪些食物?” 为老年人开展老年营养科普知识宣传,并进行营养状况调查,贯彻落实《2024年河南省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工作方案》。希望通过这次行动,把营养知识普及到更多家庭,“添加”进老年人的一日三餐里。 多次进社区 为老人做营养状况调查 “关注老年人营养健康,从国家到省里,再到咱们,一直在行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的《2024年河南省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工作方案》提出,至少选择100个社区开展包括老年营养健康科普宣传、老年人营养现况调查及干预指导等在内的老年营养干预进社区活动。 通过调查,那些用心对待一日三餐的老人,往往身体状况较好,血糖、血脂等慢病指标控制得也相对平稳,“平时在门诊上我经常跟患者说,最好的营养品就是一日三餐”。 更重视喝牛奶了 但喝奶量普遍不达标 “过去很多老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养成喝奶的习惯,但喝奶量达标者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指南》)提到,普通人群建议每天食用奶类及其制品300~500克;老年人建议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奶制品,鲜奶、酸奶、老年奶粉等都可以,推荐的量为每日300~400毫升牛奶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老人当中,有46%的老人有每日饮奶的习惯,但种类比较单一,多以纯牛奶为主,酸奶其次,也有喝羊奶粉的,饮奶量普遍在220~250克,仅7%的老人每日饮奶量达标。 奶类营养成分丰富,建议老年人坚持长期食用。如果乳糖不耐受,可选酸奶或无乳糖奶。另外,种类尽量丰富一些,可以早上喝一杯牛奶,下午或晚上喝一小杯酸奶,同时添加奶酪类的优质奶制品。 慢病老人数量多 三类食物吃得少 现场参与活动的老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有慢性疾病,通过对他们进行膳食调查发现,普遍存在蔬菜、豆制品、全谷物摄入不达标的情况。 “碳水食物吃得多,蔬菜没吃够量,在老年人当中很普遍。”参与此次调查的老人,蔬菜摄入量普遍不足,远远达不到《指南》推荐的300~500克的量;还有一些老人的午餐和晚餐以面条为主,蔬菜仅作为点缀或配色用,还有的将土豆、芋头等当作一餐的主要蔬菜来源,“这些其实都属于谷薯类,算主食并不算蔬菜,如果要炒土豆丝,建议搭配青红椒丝或萝卜丝等,尽量一餐吃到多种蔬菜”。 除了蔬菜,多数老年人豆制品和全谷物摄入量也不足。《指南》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15~2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大豆制品,而本次调查发现,仅有36%的老年人当日膳食有豆制品,以五谷豆浆为主。 咱们常吃的大米饭,并不属于全谷物,而是精致谷物,常见的全谷物包括小米、玉米、燕麦、全麦粉等。全谷物中含有更多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对老年人控制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益处,建议每日全谷物的量占到主食的1/3左右。 现场开饮食“处方” 为慢病老人解难题 在参加本次活动的老人中,有多位老人有慢性便秘,营养师根据他们的情况,给出了饮食调整方案。 以其中一位老年人为例,她早上和中午分别会吃香蕉、火龙果。虽然这些水果有一定的助排便作用,但她全天几乎没有摄入蔬菜,而且全天饮水量不到800毫升。“这两条对于便秘患者都是大忌,蔬菜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便秘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在1.5~2升,没有血糖问题的可适当喝点蜂蜜水”。 “大夫,我吃得够清淡了,血糖为啥还不稳定?” “我看了你的调查表,晚餐是小米稀饭、馒头和炒南瓜,还加餐吃了饼干,这肯定不行呀!” 在活动现场,为这位老年糖尿病患者现场开了饮食“处方”,“普通的大米粥、小米粥、糯米粥、面汤等,升血糖非常快,尽量少喝,可以用牛奶或豆浆代替稀饭,南瓜碳水含量较高,如果吃南瓜,要适当减少主食量,蔬菜要吃够量。临睡前,吃饼干肯定影响血糖啊,还是不要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