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关怀:社会能帮助卧床老人们快乐的归去吗?】 我这个年纪的人在年轻时受两个人的影响巨大。男生一定是读金庸,女生一定是读琼瑶。琼瑶让我们那一代的女孩率先知道了世上还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琼瑶女士将她的爱情故事从书籍搬到银幕,制造出了“还珠格格”的流行文化,成为几代人的记忆。 今天惊悉琼瑶自杀,难道这位为别人创造爱情神话的人物也会悲观厌世吗?但打开新闻一看,尤其是看到琼瑶的遗书,才知道这位老人是主动选择了有尊严地离去。 琼瑶在几年前的采访中就表示自己最不希望变成一个卧床老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她要选择怎么样的死法。所以今天的行为应该是深思熟虑过的行动。 琼瑶在遗书中写道:“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時間。這段时間,可長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狀。我不要那样的死亡。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如今,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這种方式翩然归去。” 琼瑶还提醒年轻人要乐观:“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時,再來选择如何面对死亡。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 琼瑶的这段话揭示了许多老人的困境,卧床不起,生命一步步走向死亡,却迟迟走不到终点。自身痛苦不堪,亲人被拖累得疲惫不堪。却只能忍受痛苦的折磨,找不到解脱的路径。 前一阵报道的赴瑞典安乐死的沙白女士,这种主动选择死亡的行为饱受争议。但对于那些求死而不能的病人、老人,沙白无疑拿到了通往天堂的车票。 我常思考:人可以主动地选择死亡吗? 社会能帮助病床上老人、病人们快乐的归去吗? 无疑,这是个巨大的社会难题。我知道涉及到法律、习俗等的问题太多。 但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将遇到的问题。 我自己已经年过五旬,再有二、三十年,我就是个老人,如果身体情况不好,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卧床”老人,那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我不希望给孩子带来麻烦,那种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苟延残喘。那我能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吗?我很希望这样,我对我的一生很满意,我觉得自己过得很精彩,我不希望这精彩的一生有个很烂的结尾。 一个进步的社会,是多元的容纳。对于生命尽头的临终关怀,也许会如琼瑶所说:“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們,快乐的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