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位装了国产人工心脏的小伙:每隔8小时就要充一次电,不能坐飞机,洗澡还得做好防水,这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现实生活中那些植入了国产人工心脏的患者每天都要面对的真实处境。 这个人就是王十七,他的心脏现在就像手机一样,没电了就需要充电,他见证了科学的奇迹。 王十七,原本是一个工作稳定,家庭美满的人,他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数学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大家传授着知识。 每天日复一日过着这样幸福的日子,可是,一个噩耗发生了,改变了他平静的生活。 就在2007年的时候,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大家都特别开心,进行着激烈的比赛,作为老师的王十七正在给自己班的学生打气鼓励呢, 突然,就两眼发黑,王十七晕了过去,倒在了操场了。 大家就赶紧打120把他送到了医院,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最后下了一份诊断书。 他说自己其实之前就已经感觉到身体上的不舒服了,有时候会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等,一直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去医院看看是咋回事。 大大小小的检查完,就诊断出王十七得了一种罕见的病——扩张性心肌病,这个病很少见,就没有应对的措施,医院表示也不知道怎么治疗。 这个病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衰竭了,没有办法去正常的心跳,因为心肌收缩的功能变弱了,虽然可以正常的呼出去,但是有可能就没办法吸回来这口气,常常就会感觉到气急、呼吸困难、头晕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有心脏性猝死的并发症,直接危及到了生命。 医院开会针对这个病情制定了一份罕见的治疗方案。 面对这样的诊断,王十七并没有堕落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每天积极的配合治疗,接受药物的保守治疗,每天按时吃药,尽量减少锻炼,保存体力。 可是,这样子并不是一直的办法,王十七的病情也在一天天的恶化。 医生提出一个建议,可以根本的解决这个病情,那就是换心脏。 这个换心脏的手术并不是说做就能做的,是需要等的。 据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1万例左右,还不到1%。其中,需要心脏移植的患者数量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根据中国心脏移植年度报告,2013年全国完成心脏移植共232例。 因此,可以推测,需要心脏移植的患者人数远远超过了实际能够接受手术的人数,存在严重的供体短缺问题。 现在不仅没有合适的供体心脏,而且还有硬性要求。 必须是和王十七血型一样,年龄差不多的人,这样子心脏才可以更好的匹配,能够顺利的在王十七的身体里运行。 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可以去做这个手术,王十七的呼吸功能也越来越差了,现在都需要随时随地用着氧气瓶。 就在王十七准备放弃自己生命的时候,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出现,给了他新的希望。 201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临床试验就已经开展了,比上一代的人工心脏更小巧便捷。 虽然这个手术有危险,死亡率较高,但是王十七还是愿意放手一搏去尝试一下,万一就成功了呢。 王十七的手术是由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胡盛寿亲自主刀,长达6个小时的紧张手术,王十七成功的植入了人工心脏。 虽然手术成功了,又重新得到了新的生命,可是王十七的新生活却充满了挑战。 需要每8个小时都要给电池充一次电,就算是再睡觉的时候,也必须要醒过来去充电,而且每次洗澡都要特别的小心,不能让控制器和电池包还有电线碰到水。 但是这些挑战和死亡相比,算不了什么事。 因为国产人工心脏让他结束了自己和心肌病长达17年的战斗,王十七认为17是一个幸运的数字,所以他就改名叫王十七。 在身体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王十七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业,他重新返回了学校,选择站在讲台上面继续传授知识,传递着爱和希望。 同时,王十七还积极的参与公益事业,因为他懂得他们的难处,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他还成为了一个脱口秀的演员,用幽默的方式给大家讲着自己“八小时制”的生活。 王十七用自己的乐观幽默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去面对挑战,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让没有心跳的王十七正常生活的“中国心”,厉害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