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熊孩子坐高铁,一路上满嘴生殖器和脏话,乘务员提醒多次,熊孩子丝毫不知收敛,就在这时,一名东北姑娘霸气起身,对着家长一番怒斥,顿时赢得一片掌声…… 暑假高峰期,一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个大约七八岁模样的熊孩子,突然大声叫嚷起来,嘴里一连串极其低俗、涉及生殖器的脏话,那声音大的整个车厢都能听见。 周围乘客们脸上都露出一丝尴尬和震惊,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不堪入耳的话语竟然从一个小孩子口中说出。 而这熊孩子似乎还嫌不够,只见他用力踢踹着座椅,小桌板上的物品也被他扔的到处都是。他还随手乱扔垃圾,薯片的碎屑、糖纸等被他扔得满过道都是。 更过分的是,他还抢夺其他乘客的物品,一位女士放在座位旁边的手提包被他一把抓过去,用力地甩来甩去,包里的东西都快被甩了出来,女士站起来试图夺回,可熊孩子却对着她大声骂脏话,女士气得满脸通红,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乘务员很快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第一次乘务员温柔提醒,希望家长能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然而,话语未落,熊孩子的脏话和吵闹声又响了起来,直接把乘务员的声音盖了过去。 后续她又多次提醒,可每一次都被熊孩子的哭闹和脏话打断,她在车厢过道里来回奔走,试图安抚其他乘客的情绪。毕竟,她的工作权限只能局限于劝导,面对熊孩子如此肆意妄为,她也实在是无计可施。 就在大家都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位东北姑娘站了出来。她先是以一种看似轻松调侃的方式询问乘务员话筒状况:“美女,你这话筒好使不?” 乘务员有些疑惑地把话筒递给她。 随后,东北姑娘在众人的注视下接过话筒,“咱们这趟旅程好几个小时呢,乘务员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了,你们到底管不管?这孩子是你们亲生的不?” 接着她又着重强调:“你们就这么惯着,以后出了社会,不是被法律制裁就是被社会毒打,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结果?” 东北姑娘发言结束后,熊孩子瞬间没了声音,之后车厢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乘客们像是被点燃了一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有的对东北姑娘的果敢行为赞不绝口,称她是女中豪杰;有的则深入批判家长的失职,指责他们没有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还有的开始反思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熊孩子” 现象以及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在此次事件中,家长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他们不仅体现出教育方法的匮乏,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毫无有效的应对措施,更暴露出自身道德修养和公共意识的巨大漏洞。他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在公共场合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是会给他人带来极大困扰的。 这不禁让人思考,这是个别现象还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危机呢?对比古代,家长们非常注重孩子在公共行为规范上的教育,“童蒙养正”,从小就教导孩子要知礼守礼,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秩序、尊重他人。 而如今,部分家长却过度溺爱孩子,将孩子的任性当作天真可爱,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同时,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审视 “熊孩子” 现象引发的 “厌童症” 心理在社会中的蔓延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公共资源紧张、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儿童的包容度急剧下降。很多人在公共场合一听到孩子的哭闹或者看到孩子的调皮行为,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但其实,孩子的天性本就活泼好动,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和谐包容的公共空间,是否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或社会规范来约束和引导此类行为。 这一事件应该成为一个警钟,引发我们对社会文明建设和家庭教育责任的深入思考与讨论,让我们在追求个人自由和便利的同时,也不忘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 信源:杭州网2023.7.30《高铁 上有孩子一路吵闹,“满嘴脏话、满嘴生殖器”,乘务员多次提醒无效,乘客挺身而出》 文中姓名皆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