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传奇故事-点检作天子 实乃天意也 原题赵匡胤传奇故事-点检作天子 作者精彩的唐 本文简要回顾一下宋太祖赵匡胤登上皇位之前的12年军旅生涯,他有哪些不同寻常之处,能够平步青云,一步一步晋升为皇帝的。 话说后汉初年,年少的赵匡胤到处游历,打算建功立业,却无遇明主,暂时居住在襄阳的一座寺庙里。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匡胤便听从和尚之言,北上闯荡,这年匡胤刚满21岁。 匡胤北上投身郭威帐下,参与了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战,屡立战功,开始崭露头角。 三年后,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补任东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挥使。又三年,郭威病逝,郭威养子柴荣即位,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 公元954年,北汉主刘崇趁郭威新死,与契丹联军入侵,柴荣御驾亲征,双方战于泽州高平。 北汉军先发制人,进攻后周右军,右军将领樊爱能等人临阵脱逃,后周军十分危急。柴荣亲冒矢石,阵前督战。 在此死生存亡关头,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当拼死一战!”又让禁军大将张永德率弓箭手抢占左边高地。 赵、张二人各率精兵两千,左右夹击,以死拼杀,顿挫敌锋,加上柴荣亲临督战,士气大振。最终,北汉军队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进攻河东城,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后方才收兵。 赵匡胤时年27岁,高平之战,一战成名。晋升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公元956年,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便在涡口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后又在清流关生擒皇甫晖,姚凤,一举击败南唐号称的十五万的军队。 赵匡胤军纪严明,其父赵弘殷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率军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赵弘殷才得以进城。 定武军节度使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军又来争夺,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不久,赵匡胤便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 公元957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此年冬,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 此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攻克泗州。 南唐在清口驻屯军队,赵匡胤跟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俘获南唐保义军节度使陈承昭,因而攻下楚州。 赵匡胤乘胜进军,在迎銮江口打败南唐军,直抵南岸,烧毁其营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军,淮南最终平定。 南唐中主李璟畏惧赵匡胤的威名,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一封信,馈赠三千两白金,企图使用离间计。赵匡胤收到后,把白金全部送到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公元958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又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 柴荣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 当时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柴荣卧病回京,命赵匡胤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接替张永德。同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公元960年,33岁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天子,却应了这句“点检作天子”的预言,实乃天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