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8年山西刑场气氛肃杀,一个死刑犯被五花大绑,就在执行枪决的千钧一发之际,他

1988年山西刑场气氛肃杀,一个死刑犯被五花大绑,就在执行枪决的千钧一发之际,他扯着嗓子高喊:“等等!我有绝技!我可以开任何锁!我用这个换一条命!”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鸦雀无声。 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面面相觑,短暂的沉默后,竟然真的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拥有“开锁神技”的死刑犯?他究竟有着怎样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生经历? 这名死刑犯名叫王彦青,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山西晋中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都是小学老师,在那个年代,教师可是相当受人尊敬的职业,家境也算殷实。 王彦青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对机械和科技有着近乎痴迷的热情。 其他小孩还在玩泥巴、弹玻璃球的时候,他就喜欢拆装家里的各种机械玩意儿,收音机、闹钟、自行车,就没有他不敢拆的。 父母看他对机械这么感兴趣,也想过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给他买了不少科技类的书籍。 上了高中,王彦青自学了机械知识、微积分、高等数学,这些让其他同学头疼的科目,他却学得游刃有余。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妥妥的未来科技新星啊!可偏偏,这小子有个致命的弱点——不爱学习,准确地说,是不爱在学校学习。 他觉得学校的课程枯燥乏味,远没有自己在家鼓捣机械零件来得有意思。 于是,他开始逃课,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混混厮混在一起。 父母虽然都是老师,但这教育孩子还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怎么说都听不进去。 王彦青就这么一步步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道,最终选择了辍学。 离开学校的王彦青,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彻底放飞自我了。 他很快就迷失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染上了一身坏毛病。 整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 父母给的生活费根本不够他挥霍,怎么办呢?他动起了歪脑筋,盯上了“来钱快”的歪门邪道——偷盗。 王彦青这偷盗可不是一般的顺手牵羊,而是技术含量极高的“专业级”操作。 这还得从一次偶然的经历说起。 有一次他家里的门锁坏了,父母叫来了修锁师傅。 王彦青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修锁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技巧,他都牢记在心。 等修锁师傅走后,他竟然自己也鼓捣出了一套开锁的方法。 从那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开锁,整天琢磨研究各种锁的构造和原理,技术越来越精湛。 简单的挂锁、球形锁自然不在话下,就连一些复杂的保险柜,他也能轻松搞定。 凭借这门“绝技”,王彦青在山西的盗窃圈子里迅速“蹿红”,人送外号“山西贼王”。 圈子里都知道,有个叫王彦青的,开锁贼溜,开保险箱比别人用钥匙开门都快。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王彦青因为偷盗被抓了好几次,但每次处罚都不重,出来之后继续“重操旧业”。 到了1988年,全国开展严打行动,王彦青再次落网,这一次等待他的是死刑判决。 站在刑场上,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他才真正体会到死亡的恐惧。 为了活命,他喊出了那句改变命运的话,用“开锁绝技”换取了一线生机。 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他被送进了监狱。 你以为他会就此洗心革面吗?并没有。 在监狱里,他表面上积极配合,暗地里却在策划越狱。 他拉拢了几个狱友,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精心绘制了越狱路线图——一条通往自由的地道。 经过三个月的秘密挖掘,他们竟然真的成功了! 越狱后的王彦青并没有选择重新开始,反而变得更加疯狂。 为了防止同伙背叛,他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杀害了小卖部老板和三名顾客,彻底沦为亡命之徒。 1990年,他化名“朱自强”,逃到了湖南郴州。 在一个普通的夜晚,他入住的招待所被例行检查,他伪造的身份和可疑的行径引起了保安队长的注意。 眼看身份即将暴露,他选择了铤而走险,掏出手枪拒捕。 一番激烈的枪战后,他最终落网。 被押回山西后,他故技重施,以提供藏尸地点为条件,试图拖延时间,但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经法院审判,王彦青被判处死刑,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