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浙江杭州一女子在一小区有9套房子,然而住进去小区后不久,每一套都发生墙皮开裂、漏水现象,开发商、物业先后作出承诺帮忙解决,可后来对方迟迟未能妥善解决此问题,女子一气之下拒缴每套每年3000多元物业费,没想到,物业竟然限制水电,让女子无法线上充值,想要用水用电只能去线下,一次还只能充值5元…… 据悉,曹女士是因为开发商拖欠的大额贷款导致资金周转不开,才答应了开发商以9套Loft公寓抵账。 没想到,曹女士入住其中一套公寓后不久,墙皮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接连显现。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他8套公寓也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墙面上蜿蜒的裂缝不断扩大,雨季时渗水问题尤为严重,有的房间甚至出现了明显的积水。 面对这些问题,开发商和物业的态度令人失望。他们虽然多次承诺进行维修,但采取的措施都是敷衍了事的临时性修补。 墙皮脱落处简单粉刷,渗水处随意填补,这些表面工作不仅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掩盖了更深层次的建筑缺陷。 房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曹女士的租金收益。 原本这些位置优越的公寓可以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但因为种种问题,她不得不大幅降低租金才能吸引租户。即便如此,部分房产仍然长期空置,每个月都在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时间推移,物业公司的消极态度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曹女士因为物业迟迟不解决房屋质量问题,决定拒绝缴纳每年每套3000多元的物业费。这一决定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物业公司采取了一种极其不合理的报复手段——限制业主的水电费充值。他们不仅切断了线上充值渠道,更将线下充值限制在每次仅能充值5元的荒谬规定中。 这种做法给曹女士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每周她都要多次往返物业办公室充值水电费,这种频繁的奔波不仅浪费时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物业工作人员面对她的投诉置若罔闻,这种冷漠的态度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曹女士意识到单纯的协商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她收集了大量证据,包括房屋质量问题的照片、维修记录、与物业沟通的书面材料,最终决定通过媒体曝光这一系列不合理现象。 媒体的介入让事件出现了转机。面对媒体的质询,物业公司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限制充值的行为,但他们给出的解释却是"系统升级导致部分住户受限",这种显而易见的推诿之词更加激起了业主们的不满。 事件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业主站出来,揭露类似的遭遇。 曹女士与其他业主达成共识,决定申请专业机构对房屋质量问题进行鉴定。这一决定标志着维权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业主们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 从法律层面来看,物业公司限制水电费充值的行为明显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物业服务合同是一种双务合同,物业公司不能因为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就采取侵犯基本居住权的报复行为。即使存在费用纠纷,也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采取这种极端手段。 同时,开发商在房屋质量问题上负有主要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发商必须确保交付房屋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房屋,开发商有义务进行维修或赔偿。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者,也有责任协助业主维护其合法权益,而不是一味地站在开发商一边。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许多网友对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种通过限制基本生活需求来胁迫业主的做法,不仅违反法律,更是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 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1818黄金眼在2024年11月26日关于《#女子手上9套房每套都烦心#》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