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的儿子换了新老师,上任刚两个月就开口向她借钱,说是要买房。女子想着做个人情,也想让老师关照一下儿子,也害怕不借的话,孩子会被穿小鞋,于是借给对方30万元。可后来一提还钱的事老师就推脱,到了最后甚至连电话都不接,到学校一问才知道老师离职了。女子在家长群里抱怨了几句,没想到被借钱的家长不止她一个…… 面对记者的到来,张女士一阵哭诉,借给孩子老师30万,结果要不回来了,让她这段时间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后悔得不得了。 时间回到2023年4月,张女士孩子的班级迎来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姓李。 李老师上任之初,便以他的专业的教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初步认可。 可两个月后的一天,张女士正在厨房忙碌,手机震动,屏幕上显示的是张老师的名字。 她心中一紧,以为是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连忙擦干手,点开了信息。 出乎意料的是,李老师的信息内容并不是关于孩子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是请求帮助。 对方称自己近期遇到了一些困难,正打算购置一套房子,但目前资金有些周转不开,他也知道这很突然,但实在没办法了,询问张女士是否可以借一笔钱,并承诺半年后归还。 张女士看完有点纳闷,借钱给老师,这在她的认知里是完全陌生的事情。 一方面,她想着做个人情,或许李老师以后能在学习上多关照一下自家孩子;另一方面,她也担心如果不借的话,李老师会不会因此对孩子有偏见,让孩子在学校里受委屈。 经过一番权衡,张女士便借给了对方30万元。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张女士的家庭开支逐渐增多,不得不考虑到让李老师还钱的事情了。 可当她给对方发去消息的时候,对方总是推脱,称再给他一段时间,一定会还钱的。 可随着春节的到来,李老师一点还钱的意思都没有,张女士也等不下去了,于是找到学校说明了这件事。 最终在学校的见证下,李老师写了个借条,承诺6月10日前归还所有欠款,如果不按时还钱,将承担所有后果。 可如今到了10月份,对方依旧没有还钱的意思。 当张女士给李老师发信息询问还款事宜时,得到的回复却越来越含糊其辞。 从最初的“再等等,马上就有钱了”,到后来的“最近忙,还没来得及处理”。 直至最后,李老师干脆不再回复她的信息,甚至电话也变成了无人接听的状态。 张女士心急如焚,意识到事情可能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前往学校,准备找对方当面谈谈。 可到了学校,她却被校方告知李老师早已在7月份就已经离职,具体原因是觉得工资不高。 张女士如坠冰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脑海中也反复回响着李老师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 她不敢将这件事告诉家人,只好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询问是否有其他家长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没曾想消息一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还几位家长纷纷表示,他们也曾被李老师以各种理由借过钱,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有的家长说,起初也是出于对老师的信任才慷慨解囊,但现在和李老师的联系也几乎中断,钱款更是遥遥无期。 据悉,包括张女士在内一共有4位家长都向李老师借了钱,共计66万。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叫来记者跑到学校讨要说法,认为学校明知老师还欠学生家长钱,还这么轻易让对方离职,有点说不过去。 但学校负责人称,对方离职他们也总不能拦着,而且也从中进行了协商。 事后,张女士也很无奈,称如果李老师再不还钱的话,他们几个将走法律程序了。 有人说:“想不明白为啥要借钱,我孩子老师想来家里家访我都拒绝,直接微信跟她聊五十多分钟,来家里是不可能的,来了我多多少少都要搞下卫生,弄点东西吃,虽然她也不一定想来,但我是真不想接待。借钱更不可能了,凭啥要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金羊网2024年11月29日《认识两个月后,老师向家长借60多万买房,现已离职还钱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