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21年7月,男子上班时因违规操作,被主管教育,男子不听劝,气得主管直接一拳打

2021年7月,男子上班时因违规操作,被主管教育,男子不听劝,气得主管直接一拳打到男子胸口,随后两人互殴,最终男子全身多处受伤,肋骨骨折,男子认为自己是工作中被打受伤,遂向人社局申请工伤,可公司却不认同,男子一怒之下告上法庭,最终,法院经过两审判决,结局不变。   事发当晚,员工白栩在生产线上工作时,因领取超过规定数量的极片,引起了主管苏豪的注意。   苏豪作为车间主管,将白栩骂了一顿。   没想到,白栩居然不服气,两人随即发生了争执,苏豪的情绪逐渐失控,直接给了白栩一拳。   而白栩在遭受攻击后本能地进行自卫,导致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   这场互殴最终以白栩重伤告终,他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

医院的诊断结果显示,白栩遭受了肋骨骨折和多处外伤,这些伤势不仅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身体痛苦,更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事件发生后,苏豪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关于禁止殴打他人的规定,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这个处罚虽然彰显了法律对职场暴力的否定态度,但对于受伤的白栩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得工伤认定和相应的赔偿。   然而,白栩申请工伤认定的过程并不顺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初否定了他的工伤认定申请,认为这起事件属于个人纠纷,不符合工伤认定标准。   这个决定无疑给正在承受身体痛苦的白栩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但是,白栩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行政复议阶段,市政府经过详细调查和慎重考虑,支持了白栩的诉求。复议机构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的规定,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白栩的受伤确实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而且争执的起因与工作职责直接相关。   公司对复议决定不服,随即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一审程序中,法院通过详细审查证据,认定白栩确实是因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伤害。虽然白栩在领取极片数量上有违规行为,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工伤认定的理由。法院驳回了公司的诉讼请求,维持了行政复议的决定。   二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进一步确认了白栩的伤情符合工伤认定标准。法院认为,工作场所发生的暴力事件,如果与履行工作职责有直接关联,即便员工在工作中有不当行为,也不能否定工伤认定的可能性。   这个判决不仅为白栩讨回了公道,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起案件引发了对职场管理规范的深入思考。作为主管,苏豪本应通过正当的管理手段处理员工的违规行为,而不是诉诸暴力。这反映出部分企业管理者在处理职场冲突时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素养,也暴露出企业在防范职场暴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   同时,这个案件也凸显了工伤认定制度的重要性。《工伤保险条例》的设立目的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即便在一些复杂的情况下,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就应当得到工伤认定。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特殊保护。   此外,案件还反映出企业在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时,需要更加注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极片领取数量的限制虽然有其管理上的考虑,但如果规定过于严格或缺乏弹性,容易引发工作矛盾。企业应当建立更加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配套相应的沟通机制,避免简单的处罚导致矛盾升级。   白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过程,也为其他职场中的劳动者提供了重要启示。面对不公平待遇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这个案件也警示企业必须重视职场暴力问题,建立预防机制,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沟通能力培训。   从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来看,这个案件体现了法治对于维护职场秩序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治安处罚法对暴力行为的制裁,还是工伤保险条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都显示出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保护弱势群体方面的重要价值。   最终,这个案件不仅让白栩获得了应有的法律保护,也为构建和谐职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只有坚持法治理念,重视沟通协商,才能真正实现职场的公平正义,维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案例来源: 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