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障碍的分型、临床表现及应对》 智能障碍由大脑器质性损害或发育不全致认知及心理活动障碍。 一、分型 1. 精神发育迟滞:因遗传、孕期及出生后多种不良因素使大脑发育异常,智力低于同龄人。分轻、中、重、极重度。轻度智商 50 - 69,能掌握基本生活与学业知识但学习和适应力弱;中度智商 35 - 49,生活自理有难,语言和学习能力差;重度智商 20 - 34,身体发育迟缓且生活不能自理;极重度智商低于 20,无语言认知能力。 2. 痴呆:成年后因脑部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等致智力功能衰退。早期近事遗忘,后思维、判断、定向力均下降,严重时生活无法自理。 二、临床表现 1. 认知功能障碍 - 感知觉:有减退或过敏,视觉辨物、听觉辨音等能力下降。 - 注意力:难集中,易受干扰,持续时间短。 - 记忆力:长短记忆皆有问题,新事旧忆都易忘。 - 思维能力:迟缓僵化,缺灵活性创造性,抽象、逻辑、概念形成能力均差。 - 语言能力:表达不流畅,词汇少,语法错,理解他人语言也难。 2.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生活难自理,社交交流与人际关系建立维持有障碍,工作难胜任。 三、应对 1. 医学干预:精神发育迟滞若因内分泌病可药物治疗;痴呆则依病因,如阿尔茨海默病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脑血管病致痴呆要控危险因素改善循环。 2. 教育与康复训练:精神发育迟滞依智力和年龄定教育计划,轻中度学知识技能,重度极重度重护理与基础训练;痴呆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延缓衰退。 3. 家庭与社会支持:家庭关爱照顾患者并创稳定环境;社会完善福利保障与康复服务体系助患者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