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开始媚“南”了!为迎接南方游客的到来,哈尔滨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媚南”行为,本地人都被惊到了!本次不仅给“南方小土豆”免费发糖葫芦,还做出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网友:182的大土豆能不能领! 哈尔滨的“宠客”模式,大致是从2022年冬天开始的,当时,为了照顾南方游客,哈尔滨可谓是掏心掏肺,各种贴心服务层出不穷,比如在地下通道铺防滑地毯,把冻梨冻柿子切片摆盘,甚至连豆腐脑里都能加糖。 这些服务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也让哈尔滨“宠溺南方小土豆”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得不说,“宠客”模式确实给哈尔滨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经济效益。 只不过一些本地居民对这些服务表示不理解,甚至觉得有点过了,比如,往年地下通道的地毯都是一整块铺的,现在却裁剪成一条一条的,还把扶手都包上了棉布,这在一些老哈尔滨人看来,就有点“大惊小怪”了。 这些争议也暴露出了“宠客”模式的局限性:服务虽然贴心,但缺乏精细化和个性化,有些地方甚至用力过猛,反而显得有些“刻意”。 认识到“宠客”模式的局限性后,哈尔滨开始探索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模式,就拿地下通道的防滑地毯来说,2022年还是一整块铺设,到了2023年,就升级成了“一条条的”,并且更加紧密地贴合台阶,防滑效果也更好。 除了地毯,哈尔滨还在其他方面进行了服务升级,出台了旅行社服务、导游规范服务指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保留冰雪大世界、红专街早市等经典项目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新的旅游体验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这些举措都表明,哈尔滨的服务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从简单的“宠客”升级为以游客为中心,提供更精细、更个性化的服务。 哈尔滨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冰雪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精细化服务”才是制胜法宝,与其盲目跟风“宠客”,不如从游客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更加细致、个性化的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游客,实现冰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冰雪资源是“冷资源”,但服务必须是“热服务”。只有把“冷资源”和“热服务”结合起来,才能把冰雪经济做大做强。 回顾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从最初的资源依赖到后来的“宠客”模式,再到如今的“精细化服务”,哈尔滨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游客满意度,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哈尔滨中央大街铺上地毯了,连扶手都穿上了“新衣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