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公关总经理李云飞火速回应让供应商降价10%传闻: 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惯例,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没有否认,看来那份网传的让供应商在2025年1月1日降价10%是真实存在的了。 在汽车行业的商业运作体系里,新开发零部件的价格调整遵循着特定的比例规则,这是一种常见且合理的现象,并非外界所误解的强制行为。就拿比亚迪来说,尤其是在新开发件方面,前几年通常会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价格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随着产品量纲逐步上升,成本得以有效平摊。在这一过程中,比亚迪会与供应商展开深入的谈判协商。比亚迪先承诺一定的量纲,供应商则依据此量纲细致地核算能够平摊的开发成本,进而确定最终的价格降幅。实际上,这种模式在整个汽车行业中是通用的标准做法,并非比亚迪所独有,像奇瑞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也是遵循类似的规则。 当车企销量不断增长时,在与供应商谈判降价事宜上就拥有了更大的可操作空间。当然,如果供应商觉得条件过于苛刻难以接受,完全可以选择不接受合作邀约,甚至直接退出供应体系。而只要供应商最终点头同意,那就意味着依然存在利润空间,只不过相比之前有所摊薄罢了。这纯粹是正常的商业往来与博弈,却在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眼中被歪曲,仿佛车企成了万恶的资本家。回顾历史,早在 20 多年前,伊顿公司要求其供应商每年降价 10%,当时并未遭受舆论的抨击。如今,我们应理性看待商业行为,毕竟在商业合作的舞台上,本就是双向选择的过程,若不认同,大可潇洒转身,不必恶意诋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