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注意!医生提醒:冬天经常早起的老人,若不想心梗进医院,要注意这2点 “医生,这不就是天冷了胸口闷点儿吗,我天天早起锻炼,可比那些懒人健康多了,咋还跑这儿来了?”李大爷坐在诊室里,一脸不服气。 李大爷已然 67 岁高龄,在小区中堪称 “晨练达人”,每日清晨五点半,天色尚未破晓,他便披上棉质外套,踩上运动鞋外出散步。 他自夸这习惯跟了他二十多年,风雨无阻,还说:“锻炼就是硬道理,咱身体倍儿棒,连医院的门都不认识!” 可最近,他身体出了点幺蛾子。开始的时候早晨起床会胸闷,呼吸不顺畅,稍微走几步路就感觉心跳加快,老伴儿见他描述得如此不在意,但内心实在担忧,执意拉着他到医院做检查。 结果一查,医生说他有心梗前兆,吓得李大爷连忙放下“硬汉”包袱,正襟危坐。 医生拿着他的心电图,语重心长地说:“李大爷,您这心脏问题不小,尤其是现在冬天,心血管疾病高发期,您早起晨练的习惯不但没帮忙,反而可能是导致您胸闷的诱因。” 李大爷一听急了:“大夫,您别吓唬我啊,早起锻炼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出过事,这咋还成问题了?” 医生耐心地解释:“冬天天气冷,早上气温最低,尤其是清晨五六点,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段。您的晨练习惯虽好,但方法不对,再继续下去,心脏可受不了。” 李大爷老伴儿一听,吓得不轻:“大夫,那可怎么办?他不锻炼哪成啊?不锻炼一天都难受得慌。” 医生笑了笑,说:“晨练不是不可以,但冬天的清晨尤其需要注意,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一定要避开两个误区。” 李大爷连忙问:“啥误区,您赶紧告诉我,我可不能让这病‘找上门’。” 医生说:“第一个误区,就是早起不吃饭就锻炼。早晨气温低,人体血液黏稠度高,如果不吃早餐,血糖水平低,再加上运动,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梗。” 李大爷愣住了:“大夫,这不对吧,我记得早起空腹锻炼是最好的!不是说啥能消耗脂肪吗?” 医生摇头:“对普通年轻人来说或许影响不大,但对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脏不太好的人来说,空腹运动是个‘雷区’。早晨醒来后,心脏已经负担加重了,再加上低血糖,等于是让心脏雪上加霜。” 老伴儿赶紧点头:“对对,我早就说你空着肚子乱跑不对劲,非得等吃完饭再出门。” 李大爷不甘心地问:“那您说,我早晨是不是得先吃点啥,再出门活动?” 医生点头:“没错。可以喝点温水,吃个鸡蛋或者馒头垫垫肚子,再等个半小时出去锻炼。这样既能保护心脏,又能避免低血糖。” 李大爷嘟囔着:“行吧,这条我记住了,您再说说第二个误区。” 医生继续说道:“第二个误区,是不做热身直接开始运动。” “很多老人觉得早晨冷,赶紧跑起来或者快走是‘热身’。事实上,冬季气温较低,血管会剧烈收缩,在此情形下,心脏若突然加速供血,所承受的负担将极为沉重,像这种不进行热身就直接运动的方式,心脏是最难以承受的。” 李大爷挠了挠头:“我还真没怎么热身过,早上冷啊,站着动动不如赶紧跑起来。” 医生苦笑了一下:“问题就在这儿,冬天运动前,一定要先在室内做些舒缓的热身动作,比如转转手腕、踝关节,活动一下肩膀,让身体的血液循环慢慢升温。热身五分钟再出门,这样既不容易拉伤,也能减轻心脏负担。” 老伴儿又忍不住说:“这回您听清楚了吧!咱就差这几分钟吗?” 李大爷不太情愿地点点头:“唉,那以后早起还得多折腾这两下,您看我够不够‘老年体操’的范儿?” 医生笑了笑,接着说:“还有一点要提醒您,冬天晨练尽量选太阳升起来的时间段,比如七点半到八点,气温稍微升高一点再出门,对身体更友好。” 老伴儿拍了拍李大爷的肩膀:“你听听,五点多起床的毛病该改改了,太阳都不愿意这么早出来,你何必呢?” 李大爷长叹了一口气:“成成成,您俩说的,我都记下了。早起晨练改成‘懒人晨练’,慢慢来。” 医生颌首说道:“进行晨练固然是有益之举,然而必须注重方式与方法,在冬季时,只要避开这些错误的做法,心脏便能从中受益。” 走出医院,李大爷边走边嘀咕:“唉,锻炼也有这么多讲究,看来我这几十年白‘折腾’了。” 老伴儿却笑着说:“这不是白折腾,是有改进空间了。咱听医生的,稳稳当当锻炼,也让身体稳稳当当!” 李大爷点了点头,觉得这趟医院没白来。冬天虽然冷,但心里已经有了暖意,健康的路,还长着呢! 信息来源:[1] 柴秀英.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睡眠质量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