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懿是一个相当标准的弱者后来居上的「模板」人物。

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司马懿是一个相当标准的弱者后来居上的「模板」人物。 通俗来说, 他的成功比起三国里的那些「明星人物」, 更贴近普通人, 更具有可参考的价值。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生来就有雄才伟略的天授之子, 而司马懿就是这「绝大多数人」中的一员。 不能不承认, 即使他做过的事里有太多负面的东西, 也无法阻止别人研究他、参考他, 继而欣赏他。 大伙都知道, 三国时代是以三家归晋, 司马氏摘了曹操家的「桃子」告终的。 司马氏最终做到后来者居上, 还真不是光靠阴谋诡计或是心狠手辣就做到了。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还算不上是枭雄, 但肯定是个聪明人。 司马氏可以半道截胡, 其中一半是运气, 另一半则是处世的智慧。 我们先从司马懿的出身讲起, 他也是大家族出身, 司马氏一门居于河内郡温县, 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河南焦作一带。 说起来也有意思,河内温县在战国时属于卫国的疆域, 所以司马懿和商鞅、吴起、张仪、吕不韦这些人,其实算是老乡。 论名望、论财富和社会资源, 司马懿虽然比不上那些寡头级别的门阀大族, 但肯定是比刘备这样的强多了。 大致比照一下, 这个家族应该和南阳郡的诸葛氏差不多。 东汉末年的社会形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各个大家族几乎垄断了社会的一切财富和资源。 一个大族, 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袖珍的国中之国, 尤其是在黄巾起义以后, 这些大族普遍都有了私兵, 说是一个弱化了点的诸侯国也不为过。 而同一地域内的各个大族, 又会彼此通过联姻交叉持股, 最终形成联盟, 所以当时就有了颍川士族、南阳士族、河内士族这样的说法。 譬如荀彧、陈群就是颍川士族的代表, 诸葛氏则是南阳大族。长坂坡时赵云给自己喝号,说的是「常山赵子龙」, 要把籍贯带出来, 原因就在于他也是士族子弟。 所以三国时的「国」, 和我们通常说的国不是一回事, 他们内部的统一程度, 其实远不如战国时代变法后的各个诸侯国。 换句话说,魏蜀吴三国并不像三个独立的国家, 而像是三个门阀联盟, 只不过三个联盟都各有一个龙头老大。 以司马氏手中的资本, 要想独自立起门户是做不到的。所以天下大乱这个变局, 对他们家来说也不存在跑马圈地的问题。 在当时,这个体量的家族要想在乱世中求存, 唯一的选择就是带资入股, 选择一家加入进去。 司马懿23岁那年, 曹操就曾经下过征辟令,让他去自己手下做官, 结果司马懿称病, 躲了这次征辟, 然后就一直闭门不出——当然应该没有电视剧里自断双腿那么惨烈。 司马懿之所以这么干, 各种的缘由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保留余地」。 司马氏的势力说大不大, 但说小也不小。 因为有资源, 所以肯定谁都惦记; 又因为资源不多, 所以这样的家族很难独自把握自己的名义。 更要命的是, 当时河内郡所处的位置,正好夹在曹操和袁绍两派势力之间。 这种情况下, 任何赌博性质的押宝都是不可取的, 押对也就罢了, 押不对就是全族几百上千条颗人头落地。 在居于弱势地位的情况下, 任何时候你的首要任务, 都不是琢磨什么弯道超车、谋求发展, 而是「生存」。 当时,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和大哥司马朗都已经在曹操麾下为官效命。 按照三国时代的游戏规则, 司马氏这个时候应该已经算是在曹氏集团入股了。 此时官渡之战刚刚结束, 虽然河北的袁绍已经大败, 但袁氏残余势力尚存, 未来局势的走向其实依旧存在变数, 这里面的风险, 是司马家承受不起的。 在曹操这边, 反正已经有司马防、司马朗父子两人,早就完成了入股,曹操怎么也挑不出司马氏的毛病; 那么司马家留着一个声望很高的二儿子司马懿没有为曹操做事, 就始终给自己家的未来多保留了一种可能性, 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两边下注。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 如果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那么给自己多保留几种可能性, 等候最佳的时机, 是最明智的选择。 司马懿这一等, 就足足等了七年。七年之后曹操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国北方, 局势走向已经没有一点悬念, 这个时候, 司马懿就很痛快地接受了曹操的再次征辟, 做了司空府的文学掾(秘书长)。 作为缺乏资源的后来者,最好的选择就是永远保证自己能够跟从赢家,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下, 这未必能保证你也赢,但至少尽可能地保证你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