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说: “如果你没有背景,还要选择做一个好人,几乎肯定会跌入社会底层。越是循规蹈矩,刚正不阿,天生善良的人,越容易被淘汰。” 咱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好人,要善良,要正直。 可是呢,现实社会里头,好像这些品质有时候还真成了累赘。 你说,这是不是很讽刺? 在《活着》里,余华写的人物们,哪个不是经历了社会的种种磨难? 有时候做好事,也不一定有好报,真的是让人感慨万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爱莲说》里头的话。 可问题是,现在这社会,淤泥好像越来越深了,想不染都难。 一方面,大家都说要正能量,要做好人好事; 另一方面呢,那些真正做了好事的人,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有时候甚至还要遭受排挤和打压。 你说,这到底是为啥呢?是不是咱们的社会机制哪儿出了问题?还是说,人性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咱们的想象? 有时候真的挺困惑的,做好人到底值不值得?不过,转念一想,要是大家都不做好人,那这社会岂不是更乱了? 我觉得,不管社会怎么变,咱们还是得坚守内心的那份善良和正直。哪怕真的跌入社会底层,至少咱们还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是吗? 说来说去,这人生真的是一场修行。只希望咱们都能在这场修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