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段,解决不了情绪管理 难道这样的文章才能助力A股慢牛~长牛?就不能有不同意见也就是“悲观”的表达? A股百点长阴或为“疤痕效应” 投资者应“高配”中国股票 业内:未来更多是优质企业的行情 诚然,预期管理很重要,少一些悲观的表达,可能制止了一些负面的讨论,版面是清爽了,但“不满”就是“不满”,你永远消除不了。讨论一下,说不定还“出口恶气”,行动不至于那么“不理智”,不让讨论,他干脆“卖了不玩了还不行?”… 就像近期关于“疯牛慢牛”的讨论,源于这篇文章。讨论的是经济,市场解读的是股市。 但最终效果是什么,大家都清楚。疯牛慢牛都是市场运行的结果,强行扭转不是没有悲催的结果。还记得2019年某日,沪指大跌4.4%,源自两份做空报告。 研究报告,当然就有可能是“正面”或“负面”,报喜不报忧,那还叫什么研究,发布“卖出报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时点”确实令人浮想联翩。不管是谁的错,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疯牛,也没有你想要的慢牛。 我想问的就是,既然已经跌倒一次,为什么还要在同样的地方再试一试?当你注意到管理大众的舆论,为什么不注意管理一下舆论指向造成的“预期变化”? 如果注意管理预期,必须有强有力的手段来稳定预期,比如平准基金,如果你有平准基金,你可以直接买入打断悲观情绪,只是“老乡别走”,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