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爱散步的老人当心了!再这样散步,血管就快“废”了,医生提醒:散步时多注意这几点

爱散步的老人当心了!再这样散步,血管就快“废”了,医生提醒:散步时多注意这几点 “医生,我这不是为了养生天天散步嘛,咋现在腿越走越酸,脚还肿了,您说这是散步散出来的问题?”刘大爷一边揉着小腿,一边皱着眉头,一脸的懵圈和委屈。 医生李明抬头看了看他,轻轻笑了一下:“刘大爷,散步确实是个好习惯,可方法不对的话,养生可能就变成‘折腾’了。您这腿酸脚肿的情况,咱们得好好聊聊。” 刘大爷已过 70 岁,痴迷散步成 “痴汉”,早晚各一趟的散步雷打不动,晨时五点便出发,夜晚饭后一小时行八九千步。 可最近,他发现自己一走路就喘,腿老是发酸,有时候还觉得脚肿得鞋都穿不进去。儿子担心他是不是血管出了问题,赶紧把他拉到了医院。 “医生,散步本应有益,为何我的问题会与散步有所关联呢?”刘大爷仰起面,眼眸中尽是困惑。 李医生放下手里的病例,语气多了几分认真:“散步的确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但散步也要讲方法。如果方法不对,不仅不能养生,还可能伤到血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散步还能散出毛病?”刘大爷一听,顿了一下,急切地问:“那我这到底是什么问题?” “您这种情况,可能跟以下几个散步习惯有关。”李医生耐心解释,“我先给您讲讲,您看看有没有犯这些错误。” “行,您讲,我在听!”” 刘大爷马上挺直腰杆,神色专注。 “第一,散步时间太长,强度过高,”李医生竖起一根手指,“很多老人觉得走得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您一天走多少步?” “少说也得一万步吧,”刘大爷一脸自豪地说,“早晨五千,晚上再来五千!”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李医生摇了摇头,“散步虽然是轻松的运动,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走得太多、太久,会加重下肢血液循环的负担。尤其是长时间走路,腿部肌肉的疲劳积累,会导致静脉回流变差,时间一长,腿酸、脚肿这些问题就来了。” “那我该咋办?”刘大爷赶紧问,“走多少才合适?” “一天五六千步就够了,分早晚两次,时间控制在20到30分钟。”李医生建议,“适度的散步能促进血液循环,但如果过度,反而会让血管吃不消。” “哎呀,那我以后不贪步数了!”刘大爷点了点头,“那还有啥问题?” “第二,散步时速度太快,姿势不对,”李医生继续说道,“有些老人为了追求‘运动量’,走得特别快,甚至上半身跟不上下半身,这种走法对身体伤害很大。” “我就爱快走,觉得走得快才有效果,”刘大爷挠了挠头,“那不快点走算啥运动啊?” “快走会增加心肺负担,尤其是对有心脑血管问题的老人来说,可能诱发心梗、脑梗等危险情况。” 李医生语气变得严肃,“散步要匀速,步伐适中,速度保持在‘边走边能说话’的程度,身体自然直立,手臂自然摆动,这才是最健康的散步方式。” “行,您这话我记住了,”刘大爷赶紧点头,“以后慢点走,别跟年轻人比。” “还有最后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李医生竖起第三根手指,“散步的时间和环境选择很重要。比如冬天清晨的空气质量不好,气温低,这时候散步容易吸入更多污染物,还可能刺激血管收缩。” “哎呀,我就是天天早上五点出门,想着趁着人少空气好,”刘大爷一拍脑袋,“感情这习惯也不对?” “清晨空气并不好,特别是有雾霾或者寒冷的天气,最好选择上午十点以后或者下午四点左右散步。” 李医生补充道,“另外,散步的地方尽量选公园、绿道这种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的地方,少去马路边或者人流密集的地方。” “哎呀,那我以后再也不去小区马路绕圈子了,”刘大爷恍然大悟,“看来这散步还真是一门学问啊!” “没错,散步看起来简单,其实学问很大,”李医生笑了笑,“只要方法对了,它对身体健康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 “好嘞,医生,今天这课我算是听明白了,”刘大爷站起身,拍拍腿,“回去我就告诉小区那几个‘老散步队’,咱以后可不能瞎走了!” 送走了刘大爷,李医生摇了摇头,心里却多了一分欣慰。散步是最简单的运动,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健康作用。 希望每一个爱散步的老人,都能像刘大爷一样,从“乱走”变成“会走”,让健康伴随着每一步而来。 信息来源:[1]徐臣年,田志远,崔斌,等.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诱导的血栓形成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OL].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