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意!能活过70岁的糖尿病人,大多在刚查出时,就采用这几个方法控血糖 “糖尿病,那我是否还能够活到七十岁,我就知道得了这个病,估计命不长了!” 老李头一边从体检报告上看着“糖尿病”的字眼,一边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听到自己要去见上帝的通知。 医生,看着老李头,耐心地笑笑:“老李,您别着急,糖尿病不是判死刑,您还能活到七十岁,而且过得很好。” 老李头有些不太相信:“真的吗,可我听说得了糖尿病,寿命就大大缩短了,早晚得并发症,最后得透析,啥也不能吃,活得跟个活死人一样,早死不死的。” 赵医生放下手里的报告,瞥了瞥老李头,笑了笑:“您这是哪里听来的消息?糖尿病的确需要管控,但现在的医学水平完全能让糖尿病患者过得很健康、很长寿,甚至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关键是,您得知道怎么管控它,早期控制得好,反而能活得比别人更健康。” 老李头闻之,心中略感宽慰:“那得好好听听,医生,您讲我该如何管控?” 赵医生慢慢地说:“糖尿病的管理,讲究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咱先说说,能活过七十岁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在刚得病时,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 “首先是饮食的调整。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初期,可能会觉得自己不需要改变饮食,毕竟平时吃啥都能活得挺好。但吃得太随便,血糖波动大,病情就会加重,所以,早期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老李头皱眉:“那我这口味可重了,喜欢吃油腻的,菜也不怎么忌口,甜食也是嘴巴的‘老朋友’,医生,您是让我吃草去?” 赵医生笑得更温柔了:“您这可别怕,糖尿病的饮食不是说让您天天吃草,实际上有很多食物既能满足口感,又能帮您稳定血糖。” “您只需要调整一下,学会合理搭配。比如,减少白米白面,多吃一些低GI(升糖指数)食物,比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这些食物不仅让您吃得饱,还能让血糖的升高速度放慢,减少胰岛负担。” 老李头听得有些懵:“低GI,啥意思啊?” 赵医生耐心解释:“低GI就是这些食物在体内消化慢,血糖上升也慢,不会让胰岛突然‘着急’,减少胰岛功能的压力。” “例如,您能够以全麦面包来替换白面包,将粗粮当作主食,佐以若干低脂肪的蛋白质类食物,诸如鸡胸肉、鱼肉、豆腐等等,均是上好的选项。” 老李头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我就知道这糖尿病得有点‘诀窍’。那除了这吃的,咱还能做点啥呢?” 赵医生接着讲:“饮食之外,运动同样是管控糖尿病的核心要点。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得了糖尿病就得卧床休养,甚至觉得自己不能再动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适度的运动不但有助于血糖的降低,而且能够提升身体的敏感程度,使得胰岛素得以更高效地发挥其作用。” 老李头听后有些惊讶:“这能动吗?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走几步都喘,做点运动可真不容易啊。” 赵医生露出笑容:“老李,您这想法有些多余了,运动并非是要求您参与马拉松赛跑或是进行大重量的举重,开展轻度运动便能够达成目标。” “每天散步三十分钟,游泳、骑车、做一些伸展运动,这些都能帮助您消耗体内的多余糖分。只要坚持下去,身体会慢慢适应,血糖也会趋于稳定。” 老李头摸摸自己的肚子:“那我这肚子上的‘大肚腩’,能不能一并减掉?” 赵医生微微颔首:“可以,减轻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属于另一关键使命,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较多之人,其对胰岛素的抵抗性会越发显著,血糖也就越发难以把控。所以,通过运动减少腹部脂肪,不仅能改善外形,还能让血糖更稳定。” 老李头叹了口气:“看来,不光得吃得清淡,还得运动,减肥。那我这老年人,能坚持吗?” 赵医生拍拍他肩膀:“能,老李,别担心,关键是要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散步开始,慢慢增加强度。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糖尿病是个长期的战斗,不是几天两天就能治好的,得靠您自己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 老李头内心忐忑不安:“那在此之外,药物控制有无帮助呢,我并不想持续服药,也对药物的副作用心存担忧。” 赵医生笑了:“药物控制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您早期发现糖尿病时,使用合适的药物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当然,现在的药物大多数副作用比较小,只要遵医嘱合理使用,完全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老李头踌躇片刻后问道:“那药是否可以停止服用?” 赵医生回答:“糖尿病是慢性病,一般不能停药,但控制好血糖后,您可以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甚至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关键是要做到稳定控制,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老李头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看来,以后得好好改变生活习惯了,好好控制血糖,争取活到八十!” 信息来源:[1]吴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其运动干预研究进展,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九),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