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看看!上了60岁的人,不要太勤快?医生:就算躺到中午,也别做这3件事 “医生,我可没偷懒!天天早起、擦地、遛弯儿,忙得脚不沾地,怎么反倒把自己累出一身毛病了?”李大爷抬头瞪着医生,眼里写满了“不信”。 李大爷今年六十五,退休三年,别看不干活了,日子照样过得比上班还忙。他是典型的“闲不住”老人,家里家外不落闲,擦玻璃、扫地、种菜、修灯泡,全包圆儿。 连楼下小区的草坪边儿,他都自告奋勇帮忙修剪过几回。要说这事儿吧,本来也没啥,可最近李大爷发现自己身体有点儿不对劲儿:早上起床后头晕,心口时不时像被猫抓了一样刺刺的,偶尔还觉得浑身无力。 起初,李大爷压根儿没当回事儿,觉得就是年纪大了,“零件老化”,修修补补还能再用几年。可有一天,他一边擦窗户,一边突然眼前一黑,差点儿从椅子上摔下来。这下,老伴儿陈阿姨坐不住了,硬是拉着李大爷到医院看病。 坐诊的是刘医生,看完体检报告后,他皱了皱眉:“李大爷,您的心血管有点儿问题,血压波动也不太稳。这些症状,可能和您平时太‘勤快’有关系。” “勤快还能有错?”李大爷一听,瞪大眼睛,差点把保温杯的盖子拧掉了。 刘医生忍不住笑了笑:“大爷,勤快本身没错,但过了六十岁,身体和年轻时候不一样了,有些事情真不能太折腾。尤其早上起床后,您千万别再做这些事了,躺到中午都比做它们强。” 李大爷嘴角抽了抽:“您这话我可听不懂了!早起干点活儿不挺好吗,咋还不让做了?” 刘医生放下检查单,耐心地解释:“第一件不能做的事,就是一早起床就干重活,比如擦玻璃、搬重物、弯腰拖地这些。” “您知道吗,早上人体刚醒的时候,血压是一天中最容易升高的时段,心血管负担很重,如果一大早就干重活,很容易引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李大爷一愣,皱着眉问:“那不干重活,早上干点啥啊?总不能让我躺着吧?” “躺着不一定对,但早起后至少得给身体点儿适应的时间。先起来喝点儿温水,坐着缓缓神,顺便活动下手脚,等身体‘热开’了,再考虑干点轻松的活儿。那些弯腰、伸手、费劲的活儿,最好放在上午十点以后再干。” 陈阿姨在旁边点头:“这可说到点儿上了!我早就劝他别一早起来擦玻璃,他不听,非说趁天凉干活儿有劲儿。” 刘医生笑了:“听大妈的准没错,第二件事,也别一大早就吃太油腻、太丰盛的早饭,比如油条、煎饼、红烧肉这些高脂肪、高热量的东西。” “您现在的胃肠道功能没年轻时候强,早上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还可能引发胆囊炎、胰腺炎。” “但是医生,让我早上不食用油条豆浆,我着实难以适应啊!”李大爷咂了咂嘴,有点儿不情愿。 “油条可以偶尔吃,但别顿顿吃,尤其一大早空腹的时候更不行。不妨尝试食用一些清淡且富有营养的食物,诸如小米粥、全麦面包之类的,再搭配些许水果或者煮鸡蛋,如此一来,既能有益健康,又能够对胃肠道起到保护作用。” 李大爷撇了撇嘴:“行吧,听您的,早饭我注意。那第三件事呢,啥事儿早上还不能干?” 刘医生表情严肃了些:“第三件事,就是早上起床后别急着外出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 “很多老人喜欢一大早就去跑步、快走,觉得‘晨练’是长寿的秘诀,但实际上,清晨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比如雾霾天、阴冷天更是如此,这时候剧烈运动对肺部和心血管系统都是一种伤害。您身体有心血管基础问题,这种‘早锻炼’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那我早上不出去溜达,岂不是得憋疯了?”李大爷半开玩笑地问。 “不是让您不动,而是建议您可以选择中午或者下午,天气暖和、空气质量好的时候再出去运动。而且运动量也要适当,别跑得气喘吁吁,大步走、拉拉筋就挺好。” 李大爷这下彻底服了:“哎,原来我这些习惯,早就‘祸害’自己了。医生,那我得咋改,您给支支招?” 刘医生笑着点点头:“改不难,第一,起床后别急,喝水、坐会儿,让身体适应清晨状态。第二,早饭吃得清淡点儿,别总油腻。第三,运动挑时间,避开清晨,别逞强,只要这几件事能坚持住,您的身体就能轻松不少。” 陈阿姨在旁边听得直点头:“李大爷,听医生的,别再早上折腾那些活儿了。你不在家干活儿,咱家也塌不了天!” 李大爷挠挠头,低声嘀咕:“行行行,我都改,改了总行吧!” 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一边走一边感慨:“唉,人老了就是麻烦,连个油条、擦个玻璃都成了高危操作。以后我可得悠着点儿,别给自己找麻烦。” 信息来源:[1] 柴秀英.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睡眠质量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