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什么李斯被杀后,秦朝紧接着就灭亡了?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

为什么李斯被杀后,秦朝紧接着就灭亡了?是偶然还是必然?   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秦王嬴政一扫六合,结束了长达五百年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两千多年后大统一的政治格局。   前208年7月,新皇胡亥下令赐死丞相李斯并诛其三族。数月后,以楚国项羽为首的各路诸侯起义军,于巨野一带打响战役。   战役的结局已然人尽皆知,经此一役,秦军主力遭到重创,奠定了反秦胜利的基础,嬴政传承千秋万代的梦想也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由于李斯被杀的时间与秦朝灭亡的时间十分接近,有人便猜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答案是肯定的,二者之间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李斯之于秦国这么重要?我们都知道他曾在秦朝建立后后担任丞相一职,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他具体做了哪些事。   他在秦国担任长史时,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收买六国中的高层官员。也就是说,他每天研究其余六国高层官员的喜好和弱点,通过这些制定相应的“攻略”计划。   在暗中将他们拉拢到秦国阵营下,在减轻攻伐压力的同时也能多一个眼线。其中官职最大的当属齐国丞相后胜,在秦国兵临城下时,正是他劝说君王投降,让秦国轻易地拿下了齐国。   李斯担任客卿期间,秦王迫于贵族压力要驱逐非本国的官员,他的一封《谏逐客书》不仅解了秦王困境,还让他成了其余六国来秦官员心中的领袖,已经是某种意义上的百官之首。   此后,他也得以升任廷尉一职,位列九公。他的工作重心也开始转移到秦国的法治建设上。   时至今日,秦国推行的郡县制仍被应用于我国的省县制度中,不过大家可曾知道,这一政令的实行,还要得益于以他为首的官员的坚持。   在秦朝建立之后,他被任命为丞相,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百官之首了,辅佐嬴政治理国家,制定大政方针。     “书同文,车同轨”是嬴政下令实行的政策,但是使用何种文字?轮子的距离该定为多少?   这些问题,全部由身为丞相的李斯来负责解决。他收集了战国时各国流通的文字,再结合秦国使用的大篆籀文总结出了小篆,后来更是创新了一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新字体——隶书。   马车大小不一导致各地车道各不异同,他便确定车辆双轮间的距离一律为六尺之宽,从此再也不用担心马车无法在车道上正常行驶……   秦朝建立后,为了稳固政权,嬴政在位的12年间先后五次出巡。在他巡政期间,国家想要正常运转同样要依靠李斯。李斯就如同一个影子,站在他的身后,造就了他千古英名。   不过长期游走于权利中心也让李斯渐渐迷失了本心,他背弃了与他政见不同的扶苏,选择辅佐胡亥登基,然而这位糊涂暴戾的秦二世只懂得吃喝玩乐、乱政杀伐。   前209年秋,以陈胜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掀开了反抗秦朝暴政的序章,其余六国残余的贵族势力紧随其后,国家动荡不堪。   在这种危急关头,胡亥并没有听取朝臣的建议,勤政爱民,反而在赵高的撺掇下处死了李斯。要知道,他的儿子李由还在前线与起义军战斗呢,转眼间便被夷了三族。   综上,李斯的存在对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是秦朝压在悬崖边上的最后一个车轮,活着或许有扭转乾坤之力,死亡则加剧了秦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