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存在,在我国深远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的存在,更是中国古代皇帝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即便是今天,朱元璋的名字依旧如雷贯耳。 但明朝刚建立时,发生的“洪武三大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明初三大案”分别是:空印案、蓝玉案和胡惟庸案。这三个案子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大批官员因为涉及其中被杀害,引得当时朝堂上人人自危。那么三大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案“空印案”,便是古代发展问题。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的落后,交通来往并不像今天这么方便,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一些官员便想着在公务文书上盖空白印记。 但不久后,这件事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他当场大发雷霆,认为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忤逆了自己,没有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因此朱元璋便下令彻查此案,并将涉及此案的大量官员,全部处死。在空印案中,足足有上万官员被处死,影响之广可见一斑。 其实空印案发生得很冤,那些官员本意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但不幸的是,他们遇上了眼里容不得沙的朱元璋,在他的铁血手段下,最终涉案官员全部被杀。 第二个案子便是“蓝玉案”。 说起蓝玉,许多人并不陌生,作为明初的杰出将领,蓝玉在创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古代为数不多达成“封狼居胥”成就的武将。 在明朝建立后,蓝玉还凭开国元勋的身份与朱家联姻。按理说,蓝玉的身份在明朝也应该是十分尊贵的,为何会不得善终呢? 这就要说说蓝玉的性格了。蓝玉在领军打仗方面很有天赋不假,但也正因为在战场上立下太多战功,导致了蓝玉骄横的性格。 在讨伐元朝余孽的过程中,蓝玉不顾朱元璋的命令,执意祸害元朝皇族,引起了朱元璋强烈的不满。且在之后,因为朱标的意外离世,朱元璋害怕自己驾崩后,蓝玉彻底无人能管,这才借口将其杀害。 最后一个案子,便是“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明初的名臣,个人能力十分突出,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也出了不少的妙招。 但明朝建立后,胡惟庸却渐渐生出了异心。他不仅在朝中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妄图以此架空朱元璋的地位。 甚至还向李善长袒露了自己的心思,但李善长得知后,却并没有表态,也并未将此事告知朱元璋,自己置身之外。 但胡惟庸却误解了李善长的意思,误以为他会帮助自己。在胡惟庸忙着培养心腹之时,他的心思也被朱元璋看在眼里。最终胡惟庸也死在了朱元璋手下。 在那之后,朱元璋也废掉了丞相之位,胡惟庸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丞相。 由此可见,朱元璋可不是泛泛之辈。 相反,在历朝的皇帝中,朱元璋的手段也是堪称铁血的。但考虑到当时刚登基不久,朱元璋急于确立自己在朝中的威严,手段残酷了一些也无可奈何。 毕竟,帝心如渊,能成为皇帝,光靠仁慈的心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