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自古以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很多声音中,都觉得是李世民自己的欲望所导致这场残酷政变

自古以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很多声音中,都觉得是李世民自己的欲望所导致这场残酷政变的,我们今天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场政变难道就仅仅是李世民的问题么?难道李渊就没有责任? 毫无疑问,作为当时的皇帝,也是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父亲李渊,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为何这样说呢?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李渊登基后的所作所为。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渊在没有登基称帝之前,只要遇到什么大事情,就喜欢让李世民去解决。 为此,李渊还答应只要自己成为皇帝,就让李世民做太子,而实际上李渊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李建成成为太子,这无疑就是在食言,对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不予兑现,李渊究竟想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只要李世民解决了李渊派李世民去处理的事情,李渊就会对李世民更加怀疑一些。这种怀疑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李渊觉得李世民什么事情都能解决,被李世民的能力所震慑,所以更加担心李世民会功高盖主,李渊这个皇帝就没法做下去了。 可是唐朝的发展离不开李世民,自己的皇权稳定又需要防着李世民,为了得到更好地权衡,李渊想出的解决方案就是立李建成为太子,这样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制约李世民,达到稳定的目的,自己的江山也就不会轻易被拿走。 这样的如意算盘本来还是很不错的,李建成成为太子之后,也确实对李世民的权力产生很多制约,可是随之而来的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李世民不能公然与李渊叫板,但是李世民可以和自己的太子哥哥斗智斗勇啊。 同样的道理,李建成无缘无故捡了一个太子当,权力的欲望被激发了,但是看着虎视眈眈的李世民,自己也睡不踏实啊,李世民不死,李建成睡不着觉,太子之位也坐不稳,既然如此,李建成是不是该有所行动呢? 李渊顺利挑起了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之间的内斗,李渊一开始觉得没有什么,只是一种政治游戏而已,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当李建成与李元吉第一次想要借助一匹烈马送走李世民的时候,李渊不以为然。 当李建成与李元吉派刺客去刺杀李世民的时候,李渊也不以为然,直到后来李建成与李元吉请李世民去喝酒,并且在酒里下毒,李世民喝下之后吐血数升,李渊知道后没有过多责怪李建成与李元吉,只是说李世民酒量不好,叫李建成与李元吉不要喊他喝酒。 一边是自己的父亲食言之后还纵容别人欺负自己,一边是原本实力不如自己的太子哥哥,如今仗着自己是太子的身份,就想置自己于死地,李世民越想内心越不舒服,看来必须来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命运。 就在李建成与李元吉打算发动昆明池之变送走李世民之际,李世民也周密计划了玄武门之变,最终先李建成一步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无奈成为亡魂,李世民顺利搞定李渊。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之后,尉迟恭将李建成的头砍了下来,有人不理解李世民为何这么残忍,都不能给自己的哥哥留一个全尸,实际上这件事情我们错怪李世民了,砍下李建成的人头,实在是形势所迫,李世民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玄武门之外,李建成的手下正在耀武扬威,打算直接攻进来与李世民决一死战,作为已经取得玄武门之变首胜的李世民来说,解决掉这些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残部,才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解决这些残部才是最好的办法呢? 想要靠着武力去强制解决,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李世民所有兵马加起来还没有李建成的多,何况李建成还有李元吉的支持,要是硬拼,李世民肯定不占优势,当然不能轻易为之,所以必须采用智取的办法,如何智取呢? 古人作战讲究擒贼先擒王,所以智取的最佳办法就是先让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手下明白,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已经一命呜呼了,他们是时候散去,要让他们相信这是事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李建成与李元吉的人头砍下来,让部下看到人头,自然也就相信事情真相了。 果不其然,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站在玄武门城楼之上,告诉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部下,你们的老大已经牺牲了,这是他们的人头,你们快作鸟兽散去吧! 众人一看果然是自己老大的人头,遂纷纷离开逃命去了,这就是人性,当已经发现现实如此残酷之后,必然树倒猢狲散,没有谁会傻乎乎去送死的。李世民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借助这个办法巧妙避免了玄武门之变中的更多冲突,也因此让玄武门之变得以迅速结束。 李世民以及李建成之间故事的更多细节在《资治通鉴》中都有详细记载,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我给你推荐一部《资治通鉴》,这本巨著堪称经典而严肃,字里行间都写满了人生百态与各种智慧哲学,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领导高层,在这些精彩纷呈的故事中都会学到很多东西。 伟人一生读了《资治通鉴》16遍还嫌少,我强烈推荐大家也去读一读,即使是只读一遍,也会让你终身受益。 如果你觉得原版文言文版本太晦涩难懂,我给你推荐这套白话文与原文对照的《资治通鉴》,原价696元的6本书,现在参与头条好书活动,仅需98元,只要点击右下方【看一看】或下方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