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苦等200多年,达曼族终于加入中国国籍,如今家家户户挂五星红旗 达曼人,作为一支

苦等200多年,达曼族终于加入中国国籍,如今家家户户挂五星红旗 达曼人,作为一支漂泊无依的族群,为了加入中国国籍历经坎坷,苦等200多年,如今家家户户挂五星红旗。 十八世纪诞生的新族群 关于达曼人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广为流传且可信度较高的版本中,达曼人与我国清朝时期的几次战争有关。 彼时正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在乾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朝兵强马壮,也有不少有本事的将领。 虽然骚扰的地区是偏僻的西部地区,但国威不可欺,在福康安将军的带领下,大批兵马浩浩荡荡地朝着边境线出发了。 廓尔查王朝的骑兵,遇到骁勇善战的清朝骑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被打得节节败退。 在一次次的撤退、溃散中,一些士兵因为不熟悉地形,再加上被清军的一次次进攻打散了队伍,逐渐迷失在了丛林当中。 而这些廓尔查骑兵就在当地滞留了下来,战争结束后,更是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于是便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 而这些骑兵的后代,与当地的藏族民众生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现在外貌上充满异域风情的达曼族。 这个说法之所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一方面是因为达曼人与藏族同胞们,截然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信仰,再加上 “达曼”一词,在藏语中,“达”意思是马,而“曼”的意思则是“士兵”、“军人”的意思。 除了这个说法之外,其他说法还有边境战争中走失的清军、从严寒地区迁徙而来的人,达曼人在此地的生活时间虽然仅仅200多年,但是因为达曼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最早的溯源难以实现。 边境线上的浮萍 达曼人只有不到二百人了,他们虽然与我国藏民生活在一起,但是始终没有国籍。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地处偏远,清政府鞭长莫及,因此没有将其收管,何况清朝晚期,连皇帝都自顾不暇,更不会在意边境线上的一个小族群。 又或许是因为此地鱼龙混杂,本身就难以梳理清楚,才让达曼人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直到新中国成立,西藏解放,藏族同胞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藏族同胞长期生活在一起的达曼人,虽然没有我国的国籍,但是我国在对藏族同胞们伸以援手的时候,都会记着这支漂泊的族群,也会为他们供应粮食,让他们得以维持生计。 而达曼人则会选择给当地的藏族同胞们帮忙,耕地、放牧等等,只为了能有个睡觉的地方,不论是破旧的小屋,还是牛棚,能有个睡安稳觉的地方,就是件奢侈的事情了。 但后来国家政策改变,国家不再单纯的供给粮食,而是试着“授人以渔”,更加精准的帮扶偏远地区。 在时间的流逝中,达曼人的语言渐渐失传,只有老一辈的达曼人还在说着晦涩难懂的达曼语言,年轻一代的达曼人早已和藏族人无异。 无论是穿着、饮食还是语言,除了在他们的湛蓝色瞳孔中能看到与当地藏族老百姓们的不同,其他的地方都是不折不扣的藏族人民。 而在这里生活得越久,他们就越认同这里的文化和生活,也十分羡慕能有国家依靠的藏族同胞们。 为此,达曼族再一次申请了我国国籍。 这一次的申请,格外令人忐忑。之前清政府统治时期、民国时期,达曼族一次又一次地申请加入,希望能有个被承认的国籍,苦等200多年,他们能如愿吗? 细心保存的帐篷 2003年5月26日,是184个达曼人心中重生的日子,这一天,达曼人正式拥有了中国国籍,不再是孤独无依的部落。 因为达曼族已经与藏族同胞一同生活很久了,在心中更加认可自己是中国藏族人的身份,因此,在他们的身份证上也明确写明了藏族。 更让达曼人惊喜的是,不仅有了国籍,政府还分出一块地方,建立了达曼村,甚至还为每一户的达曼人建了新房! 这对百年以来,半数以上居住在藏民家中的牛棚、马圈中的达曼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达曼人的传统手工艺——打铁技术,也被国家重视起来,支持他们发展旅游业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也专门找人教他们如何通过网络售卖工艺品。 之后的日子里,达曼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当地政府积极地帮助他们融入新时代,适应社会,也为他们送来了现代的电灯、自来水等等,不再需要过着以前靠天吃饭的日子了。 他们十分感激这一切善意的举动,每每面对采访,都会骄傲表示:“都是我们国家给的,我们国家建的”。 2011年,当地发生了自然灾害,国家再一次拨款,援助他们重修房屋。 其中,还为他们送来了临时居住的帐篷,而这些帐篷,在达曼人重新住回楼房后,依旧被细心地收藏,国家这样的关心和爱护,让达曼人感激又难忘。 通过教育和帮扶,达曼人不再拘泥于这一方天地,他们的孩子被送进了学校,未来将会面对更大的世界。 在达曼村里,一抬头,随处可见飘扬的五星红旗。 这面红旗,曾经是他们二百多年的夙愿,而今后,则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底气。 2017年,达曼村出了第一个大学生——达瓦多吉,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理工大学,作为村子里唯一的大学生,他带着所有达曼人的期望和梦想,终于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在达瓦多吉身后,还有更多努力刻苦的孩子,每一个孩子在未来都会是达曼人的一扇窗口,带着大家一起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