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年,宰相狄仁杰参加朝会后被武则天单独留下,聊了几句,武则天突然说:“给你三次机会,猜下我为什么重用你?” 狄仁杰回答圣心不可测。武则天从案几上拿出一叠奏章,狄仁杰接过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十多封推荐自己的奏章,都出自政敌娄师德之手。 在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废了中宗睿总,后来干脆自立为帝,这一年是690年。 在位期间,武则天广开言路,善用人才,其中狄仁杰便是武则天看重的人之一。 狄仁杰,作为朝中的重要官员,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武则天极为信赖的宰相。 武则天的政治手腕强硬而精明,她采用了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来评估和使用她的臣子——不仅依靠直觉,而且通过各种考验和机智的对话来观察他们的反应和忠诚度。 当时,朝中有一个名为娄师德的官员,表面上看似不起眼,实则政治手腕亦颇为老道,一生中两次官拜宰相。 他与狄仁杰表面上是政敌,私下里却对狄仁杰的才能和人格十分推崇,认为他是唐朝未来的栋梁之材。 因此,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娄师德多次向武则天推荐狄仁杰,希望能更好地利用他的才能为国家服务。 然而由于娄师德平日里被大家认为是没有什么逐渐的人,所以有些人并不喜欢他,其中就包括他的政敌狄仁杰。 有一天,武则天找狄仁杰谈话。 阳光从殿顶的缝隙中洒下,斑驳陆离地铺在冰冷的宫廷石板上,狄仁杰的每一步都似乎显得格外沉重。 他被武则天留下,她的话语既是考验也是机会,这让狄仁杰的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易察觉的紧张。 武则天的宫殿内,华丽的装饰无法掩盖其中的杀机。 她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目光如冰刀般锐利。 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问道:“狄仁杰,猜下我为什么重用你?”这是一个充满权谋的问题,也是一个陷阱。 狄仁杰沉默了片刻,他知道任何一个不慎的答案都可能成为自己政治生涯的绊脚石。 他缓缓回答:“圣心不可测,臣不敢妄言。” 这是一种既保守又聪明的回答,显示了他的谨慎和对武则天深不可测心机的敬畏。 武则天微微一笑,似乎对狄仁杰的回答感到满意,她从案几上拿起一叠厚厚的奏章,递给了狄仁杰。 这一动作慢慢的,似乎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深意。狄仁杰接过奏章,手感到了沉甸甸的重量,那是责任的重量,也是机会的重量。 当他翻开奏章的那一刻,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推荐信都出自他的政敌娄师德之手。 这一刻,他的世界仿佛被重新塑造。多年的政敌,竟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这种情感的复杂让他一时间难以平复。 在武则天锐利的目光下,狄仁杰的表情从震惊转为深思。 离开皇宫后,狄仁杰步行在回府的路上,思绪万千。 秋风起了,吹动着路边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娄师德的心生尊敬和对自己之前误解的歉意。他知道,他必须亲自去找娄师德,解开多年的心结,也确认自己的未来道路。 他来到娄师德的府邸,两人的会面充满了紧张但又不失礼貌的氛围。 狄仁杰直接而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对以往的误会表示了歉意。娄师德的反应出乎狄仁杰的意料,他显得既释然又有些愉快。 娄师德解释说,他之所以推荐狄仁杰,完全是因为看重他的才能和为国家考虑的精神。 他说:“狄仁杰,你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能够将个人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下的人。我之所以推荐你,是因为我相信你能为这个国家带来更好的未来。” 听到这些话,狄仁杰深感感动。他意识到,他和娄师德虽然曾是政敌,但他们的心中都有着一片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随后的几个小时,两人畅谈了许多关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话题。 最终,他们的关系从政敌转变为深刻的理解和相互支持。狄仁杰离开娄师德府邸时,天空已渐渐暗淡下来,但他的心中却是明亮的。 他知道自己的路将不再孤单,前方虽然困难重重,但至少他知道,在这个复杂的政治舞台上,他赢得了一个真正的盟友。 参考资料: 武则天为何一再向狄仁杰发问:猜猜我为啥要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