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福建泉州,一普通班男生下晚自习后不回家,竟在强基班窗外偷偷听课,站了1小时还不知疲倦!一老师目睹后不由感叹:现在这样的孩子不多了!网友:只要你努力,什么方法都不能阻止你前进的脚步! 福建泉州市区的一所重点中学里,下晚自习的铃声刚刚响起,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或讨论着今天的题目,或计划着明天的复习,朝校门口走去。 但在教学楼的一个角落,有一个身影。他站在一扇明亮的窗户外,目光专注地透过玻璃,望向教室内"强基班"正在进行的补课。这个穿着普通班校服的男生,并不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却像一尊雕塑般,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刚开始我以为他在等人,"数学老师王明回忆道,"但过了十分钟、二十分钟,他依然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直到一个小时过去,他都在专心致志地听着课,连姿势都没怎么改变过。" 教室里传来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透过泛着黄光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讲解。这个男生时而点头,时而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完全沉浸在学习的世界里,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现在这样的孩子真的不多了!"王老师被眼前的一幕深深触动。在这个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的时代,能够如此专注和执着地追求知识的学生,确实显得格外珍贵。他用手机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随后发到了网上。 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起自己当年的求学经历。"看到这个视频,我想起了高中时代的自己,"一位网友写道,"那时候为了能听到隔壁重点班老师讲题,我经常趴在教室后门偷听。虽然姿势不太舒服,但学到知识的喜悦让我忘记了一切不适。" 这则视频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公平和个人奋斗的思考。有人说:"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地站在起跑线上,但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什么方法都不能阻止你前进的脚步!"也有人感慨:"与其抱怨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不如像这个男生一样,主动寻找机会,用行动改变命运。" 事实上,类似的励志故事在中国教育史上并不罕见。早在清代,王阳明曾在寒窗下苦读,最终成为一代大儒;现代企业家俞敏洪年轻时也曾在图书馆里刻苦攻读,终于考入北京大学。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随着视频的传播,也有人开始关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分层现象。强基班、重点班的设置是否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如何在保证教育效率的同时,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个感人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追梦少年最美的样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他用行动诠释了"只要努力,就永远有希望"的真谛。也许多年之后,当他回首这段站在窗外听课的经历时,会发现这正是改变人生的关键时刻。 "世上没有被大雨淋湿的夜晚,只有缺少雨伞的人。"同样,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全封闭的机会之门,只要你愿意推开它,光明就在前方。那个站在窗外的身影,正默默地告诉我们这个真理。 (信息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