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24年11月,河南郑州,女子患精神疾病,却贷款1400 万买两套房产!更离谱

2024年11月,河南郑州,女子患精神疾病,却贷款1400 万买两套房产!更离谱的是女子月工资只有 4000 多,现在月供7万多根本还不上!女子母亲质问:“贷款是怎么通过的? 事情要追溯到半年前。当时,孙女士正处于双向情绪障碍的发病期。在这种状态下,她的判断力和自制力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天,她偶然路过一处新开盘的楼盘,被华丽的沙盘模型和热情的销售人员所吸引。销售人员敏锐地察觉到孙女士的异常状态,却并未及时制止,反而趁机向她推销了一套"0元购"的方案。 这套方案听起来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只需要签字,不需要付首付,就能立即拥有豪华住宅。对于正处于躁狂状态的孙女士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她不假思索地同意了,甚至一口气买下了两套总价值约1600万元的房产。 然而,这个看似美好的梦想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噩梦。孙女士逐渐从发病状态中恢复过来,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多么可怕的境地。 每个月7万多元的还款额度如同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的工资卡很快就被冻结,生活陷入了困境。 孙女士的母亲王女士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四处奔走,试图为女儿寻求帮助。她带着孙女士的精神疾病诊断报告,多次找到开发商和银行,希望能够撤销这笔交易。然而,她的努力却屡屡碰壁。 开发商方面,销售人员矢口否认存在"0元购"的行为,坚称是通过个人借贷的方式帮助孙女士凑齐了首付。银行则表示,贷款审批是按照正常流程进行的,并未发现任何违规操作。这些回应让王女士感到既愤怒又无助。 这起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对孙女士表示同情,认为她是精神疾病患者,是弱势群体,应该得到保护。 也有人质疑银行和开发商的操作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故意诱导和欺骗行为。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即使是精神病患者,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起事件涉及多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开发商以"垫资"的方式帮助购房者支付首付,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其次,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合同效力,需要根据患者在签订合同时的具体状态来判断。如果能够证明孙女士在购房时正处于精神疾病的发作期,且明显缺乏辨识能力,那么这份购房合同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此外,银行在审批如此大额贷款时,是否尽到了应尽的审查义务,也值得深究。有法律专家指出,如果能够证明银行与开发商存在串通行为,故意忽视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那么银行也将面临法律责任。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当地相关部门也开始介入调查。住建部门表示将彻查开发商是否存在违规行为,金融监管部门则承诺会对涉事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当地妇联组织也表示将为孙女士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这起事件也给房地产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一些开发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采取了各种激进的营销手段。 然而,这些做法不仅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还可能给购房者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如何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购房者的权益,成为政府和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对于孙女士和她的家人来说,这场噩梦还远未结束。即使最终能够通过法律途径解除购房合同,她们可能仍需要面对高额的违约金和诉讼费用。这无疑会给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信息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