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司令员陈世俊买香烟,在结账时,敏锐的陈世俊发现卖烟人的手腕不寻常,没几句话的功夫,陈世俊确认对方身份,立即掏出手枪将卖烟人击毙。 在1938年的岭南大地,烽火连天,硝烟弥漫。新四军司令员陈世俊,身负重任,在这片热土上执行着艰巨的任务。他以其非凡的洞察力与丰富的战斗经验,在这片烽火岁月中,书写了一段段传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陈世俊身着粗布麻衣,乔装成一名普通的农民,深入岭南的腹地,进行实地考察。他深知,只有深入了解这片土地,才能更好地制定战略,保卫家园。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他时而与老乡们唠着家常,时而驻足观察着田野间的稻谷,看似悠闲自得,实则心中紧绷着一根弦,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当他走到村口的一家小卖部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卖部的老板,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中年男子,手腕上却有一道深深的印记,那是常年戴手表留下的痕迹。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的小卖部老板怎么可能拥有手表?这个细节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陈世俊心中的迷雾,他立刻警觉起来。 他不动声色地走进小卖部,假装要买烟。老板热情地招呼着他,脸上堆满了笑容。陈世俊接过烟,点燃了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继续与老板闲聊。在交谈中,他故意试探性地问起老板的身世,老板自称是外地人,来此地谋生。这个回答更加深了陈世俊的怀疑,一个外地人,为何会孤身一人来到这个偏远的村庄开小卖部? 就在此时,陈世俊的目光再次落在了老板的手腕上,那道深深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他心中暗自盘算,决定再试探一下。他故意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分散老板的注意力,同时悄悄观察着老板的反应。老板虽然表面上依旧笑容满面,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陈世俊心中已然明了,这个老板绝非善类。他猛地拔出手枪,对准了老板的头部。老板见状,脸色骤变,想要反抗,但已经来不及了。一声枪响,老板应声倒地。陈世俊迅速上前,检查了老板的尸体。他发现,老板的脚趾缝隙很大,这显然是长期穿木屐所致。在岭南地区,只有日本人才会穿木屐。至此,陈世俊可以确定,这个老板是一个潜伏的日本特务。 他立刻将这一发现上报给了上级,为抗战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情报。这个特务的消灭,无疑为新四军在岭南地区的行动扫清了一个潜在的障碍。陈世俊的敏锐与果断,再次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和战友们的敬佩。 然而,这并不是陈世俊第一次识破日本间谍的伪装。早在几年前,他就曾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陈世俊穿着便衣,独自一人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突然,一个卖烟老人的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老人佝偻着背,手里提着一个竹篮子,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香烟。然而,陈世俊却发现,这个老人的步伐异常稳健,眼神也异常锐利,不时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他心中顿时警觉起来,决定上前试探一番。他走到老人身边,假装要买烟。老人热情地招呼着他,一边从篮子里拿出香烟,一边与他闲聊。然而,在交谈中,陈世俊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老人的衣服里鼓鼓囊囊的,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他立刻意识到,这个老人绝对有问题。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与老人交谈,同时悄悄观察着老人的反应。老人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他的怀疑,依旧热情地推销着香烟。然而,就在此时,陈世俊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了老人。老人听到枪声,先是一愣,然后猛地转过身来,伸手就往怀里掏东西。陈世俊眼疾手快,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老人应声倒地。 陈世俊迅速上前,检查了老人的尸体。他发现,老人身上藏着一把手枪和一份情报文件。这份文件详细记录了新四军在周边地区的活动情况和军事部署。陈世俊心中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及时发现并消灭了这个特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两次经历,让陈世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持高度警惕性的重要性。在战争年代,敌人无处不在,他们可能会以各种身份和面貌出现,试图窃取情报、破坏抗战事业。因此,陈世俊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