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8年10月,国民党中将周福成的女儿从北平赶到沈阳,劝说父亲起义,周福成勃然

1948年10月,国民党中将周福成的女儿从北平赶到沈阳,劝说父亲起义,周福成勃然大怒,说:“你懂得什么?老老实实读书就行了!”   1948年的深秋,沈阳古城的上空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国民党中将周福成的心头,如同被千斤巨石压着,难以透气。解放军的炮火声,如同催命的鼓点,一步步逼近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周福成深知,沈阳的陷落已是大势所趋,但他内心的焦虑与挣扎,却如同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难以解脱。 此时,周福成最疼爱的女儿周长秀,从北平匆匆赶来。她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试图劝说父亲放弃无谓的抵抗,选择起义,以避免更多的牺牲。周长秀深知,战争的残酷已经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她不愿看到父亲也走上这条不归路。 然而,周福成却如同被执念蒙蔽了双眼,他固执地认为,只要坚守阵地,就能得到上级的嘉奖,甚至可能扭转乾坤,重现国民党昔日的辉煌。对于女儿的劝告,他充耳不闻,甚至勃然大怒,认为周长秀不懂得战争的残酷,更不懂得身为军人的责任与担当。父女二人因此不欢而散,周长秀带着失望与无奈,离开了父亲的住所。 但周长秀并未因此放弃。她深知,父亲的固执源于对国民党的忠诚与信仰,但这份忠诚与信仰,在战争的残酷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于是,她决定秘密联系父亲的部下,以肺腑之言打动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为了沈阳的和平解放,选择起义。 周长秀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她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开敌人的耳目,与父亲的部下们秘密接头。每一次的接头,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但周长秀并未退缩,她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智慧,成功地与将领们取得了联系。 在周长秀的劝说下,将领们开始动摇。他们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明白继续抵抗下去只会带来更多的牺牲。他们开始秘密商议起义事宜,希望能够里应外合,促成沈阳的和平解放。 然而,周福成对此却毫不知情。他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认为只要坚守阵地,就能等到援军的到来。他召集将领们开会,制定作战计划,却发现部下们一个个沉默寡言,甚至面露难色。周福成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他并未多想,只是认为部下们被战争的残酷所震慑,需要更多的鼓励与激励。 终于,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将领们再也无法忍受周福成的固执与盲目。他们公然反对周福成的作战计划,希望他能够接受现实,选择和平解放。周福成如同被当头一棒,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部下,竟然会公然反对自己。他愤怒、震惊、失望,甚至感到一丝绝望。 孤立无援的周福成,终于如梦初醒。他意识到,自己的军队已经分崩离析,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他望着窗外熊熊燃烧的战火,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改变沈阳的命运,更无法扭转乾坤。 随着解放军炮火声的逼近,周福成内心挣扎不已。他深知,继续抵抗下去只会让更多的士兵无谓牺牲,但身为军人的他,又怎能轻易放弃?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痛苦之中。 终于,当沈阳城门缓缓打开,解放军开进了这座古城时,周福成做出了最后的抉择。他选择了投降,被送往战俘营接受改造。四年后,他获得了特赦,走出了监狱的大门。然而,此时的周福成已经身心俱疲,仅仅过了四个月,就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