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步才能真正称得上是调脾胃的正确阶段!只要顺序把控对了,就没有养不了的脾虚! 1. 疏肝——柴胡 症状:容易急躁,腹胀恶心,食欲差,总是感觉胃胀,屁多,消化不良,舌边还会出现发鼓。 辨证:肝木横克脾土,肝气不顺的话,整体气机失衡,脾胃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肝气不顺,再怎么健脾都不效。 调理思路:疏肝行气为主——柴胡(柴胡疏肝散加减) 2. 祛湿——白术 症状:口中粘腻,不消化,拉肚子,便溏不成型,四肢困重,浑身乏力,容易嗜睡,舌边齿痕重。 辨证:脾为生湿之源,所以脾虚必定会引发湿气堆积的问题,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气机的运转。只有湿气没了,脾胃运化才能恢复。 调理思路:祛湿燥湿为主——白术(参苓白术散加减) 3. 健脾——人参 症状:食欲差,不消化,身体乏力,四肢无力,头晕,腹痛拉肚子,舌头中间不仅容易出现凹陷,可能还会伴有裂纹的问题。 辨证:气就是脏腑的动力,脾胃也不例外,而且脾胃还是身体气血的源头,上下气机的枢纽! 调理思路:益气健脾为主——人参(四君子汤加减) 4. 温阳——干姜 症状:畏寒怕冷,腹中冷痛,拉肚子,大便溏稀,甚至水样便,头晕乏力,浑身困重,舌头上很明显的白腻舌苔。 辨证:脾胃运化需要阳气,一旦阳虚不足,不仅会让寒湿堆积。还会出现动力减退的问题,加重负担。 调理思路:温阳健脾为主——干姜(温脾汤加减) 以上仅供调理思路参考,如遇身体不适,还请及时前往就医。 #聊聊中医经验##舌诊##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