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药引子(也叫引经药),在中医看病开药里是个特别的存在。它就像个向导,能带着其他药

药引子(也叫引经药),在中医看病开药里是个特别的存在。它就像个向导,能带着其他药去到身体里有问题的地方或者特定的经脉,让药效变得更强。清朝的医生尤在泾说过:“如果没有药引子,药就到不了病的地方。”这说明药引子真的很重要,用好了能让药直接治病,效果加倍。 药引子有几个大作用: 1. 带着药往上走:桔梗就是这样的药,它能让药到肺里去,再通过肺把好东西送到全身。比如参苓白术散里的桔梗,就是带着其他药上浮到肺经,对身体有好处。 2. 带着药往下走:牛膝是这方面的代表,特别适用于下半身的筋骨痛风等病。还有旋覆花,也是能让药往下的,常用来治疗打嗝等问题。 3. 直接带药到病的地方:桑枝能让药到手臂和手指,羌活到上肢,独活到下肢。头痛的话,根据哪里痛就用不同的药,比如川芎治太阳穴头痛,白芷治阳明经头痛,等等。 4. 把火引回原位:肉桂能让上浮的虚火回到它该去的地方,常用在虚火上升的情况。 5. 把气引回原位:砂仁能改善肺肾气虚的人的情况,减少复发。 6. 让气上升:补中益气汤里的升麻和柴胡,能让清气上升,这样身体就更棒了。 7. 让血往下走:镇肝熄风汤里的牛膝,就是防止血往上冲得太厉害,去掉它的话,治高血压眩晕的效果就不好了。 8. 把邪气往外赶:柴胡能让体内的热邪从里往外排。 9. 把邪气往下赶:玉女煎和四妙丸里的牛膝,都是让热邪往下的。 不同经脉也有它们喜欢的药引子: • 心经:热用黄连,寒用细辛。 • 小肠经:热用藁本,寒用黄柏。 • 肾经:热用知母,寒用桂枝、肉桂、细辛,偏寒用独活。 • 膀胱经:寒用羌活。 • 肺经:寒热都用桔梗、升麻,寒还用葱白、白芷。 • 大肠经:寒用白芷,寒热都用升麻,热还用石膏、葛根。 • 胃经:寒用白芷,寒热都用升麻,热还用石膏,偏寒用葛根。 • 脾经:寒热都用升麻,寒用苍术,偏寒用葛根,偏热用白芍。 • 心包络:偏热用柴胡、牡丹皮。 • 三焦经:偏热用连翘、柴胡,热上用地骨皮,偏寒用中青皮,寒下用附子。 • 肝经:偏寒用青皮,偏热用柴胡,寒还用吴萸、川芎。 • 胆经:偏热用柴胡,偏寒用青皮。 药引子真的很神奇,但它怎么用得好,得靠专业的中医知识和经验。所以,用药前一定要听医生的。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健康的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