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一男子在人行道上正常走路,前方年近6旬大爷突然转身回走,男子躲闪不及齐齐相撞倒地,导致大爷右股骨胫骨折,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大爷竟然要求男子赔偿医疗费,男子怒不可遏:如果不是大爷突然掉头,他们二人怎么会撞上?拒不赔偿,大爷反手将男子告上法院,索赔18万余元,最后法院的判决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事情发生在青岛市某条繁忙的街道上。35岁的李易明(化名)正在人行道上快步行走,准备赶去公司参加一个重要会议。 就在他前方约一米处,60多岁的张大爷正站在路边接电话。突然间,张大爷挂断电话后猛地转身,与正从身后经过的李易明撞了个满怀。 这突如其来的碰撞让两人都猝不及防。体型较大的李易明只是踉跄了几步,而年迈的张大爷却重重地摔倒在地,痛苦地抱住右腿,发出阵阵呻吟。 看到老人倒地,李易明一时陷入了两难。他担心如果扶起老人,可能会被认定为肇事者而承担全部责任。 但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他又于心不忍。经过短暂的犹豫,李易明还是决定伸出援手。他小心翼翼地扶起张大爷,并立即拨打了120。 救护车很快赶到,将张大爷送往医院。李易明也跟着一起前往,并主动支付了挂号费。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张大爷右腿骨折,需要住院治疗。这个消息让双方都感到震惊。 住院期间,张大爷的家人找到李易明,要求他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和后续护理费用,总计高达18万余元。他们认为,如果不是李易明撞倒张大爷,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势。 面对这一要求,李易明感到既震惊又委屈。他认为自己只是正常行走,是张大爷突然转身导致了碰撞。虽然他对老人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并不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就赔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不欢而散。 由于无法达成一致,这起本可以私下和解的小事最终闹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双方的争执更加激烈。 张大爷的代理律师慷慨陈词:"我的当事人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时遭遇不测。被告李易明作为一个年轻力壮的成年人,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 他未能保持安全距离,导致我的当事人摔倒骨折,构成十级伤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李易明应该承担全部责任,赔偿我当事人的全部损失。" 李易明的律师则据理力争:"我的当事人同样是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事发突然,他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造成这次意外的主要原因是原告突然转身,我的当事人没有任何预判的可能。 况且,事发后我的当事人立即施以援手,将原告送往医院,体现了应有的责任感。要求我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有违常理。" 法官仔细聆听了双方的陈述,并调取了事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在反复观看视频后,法官对案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监控画面可以看出,"法官分析道,"张大爷确实是突然转身,这个动作是非常突然的,任何人都难以预料。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李易明与张大爷之间的距离确实较近,大约只有一米左右。如果保持更远的距离,或许就能及时避让。" 经过深入讨论,法庭最终做出了判决。法官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和第1173条的规定,本案中双方都存在一定过错。张大爷突然转身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但李易明未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也负有一定责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法院判决李易明向张大爷赔偿7万元。" 这个判决结果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网友认为李易明很冤枉,他们认为老人突然转身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有网友评论道:"这判决也太离谱了吧?走路还得时刻提防别人突然转身?那以后是不是走路都得离别人三米远?" 也有人表示理解:"虽然老人有主要责任,但年轻人走路确实应该多留意周围,特别是老年人。判赔7万已经很公平了。" 这起看似普通的相撞事件,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法律适用的艰难性。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李易明来说,这次经历让他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表示:"虽然赔偿7万元对我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但我理解法院的判决。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在公共场所行走时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以后我会更加小心,也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 张大爷的家人则表示:"我们理解年轻人的处境,也感谢他当时及时将老人送医。这次意外给双方都带来了损失,希望今后大家在公共场所都能多一份小心。" 这起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为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参考。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冷静理性,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同理心去理解他人的处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更具人情味的社会。 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齐鲁壹点在2024年10月31日关于《人行道上转身撞了人,转身的摔成十级伤残,后面的人被判赔偿7万》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