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药药量把握精准,才是中医真本事!   用量大小怎么判定,要看每个患者的体质,以

中药药量把握精准,才是中医真本事!   用量大小怎么判定,要看每个患者的体质,以及具体病症,甚至还要根据季节以及居住地的情况来综合加减辨证了!而下面就是我总结的一些,用量经验,比如:   1. 甘草 调和药性(3)例如生姜+附子的配伍,多数情况下都要再加上一味甘草来调药性,让药效变得温缓。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9~12)例如肺部有热,咳喘干咳之类的情况。 缓急止痛(10~15)例如芍药甘草汤中,止痛12,又或是抗过敏缓急时,多止15   2. 当归 调经养血(10以内),例如柔肝养血,补血的四物汤中,当归用到9 活血止痛(15+)例如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的当归四逆汤,就达到了18   3. 黄芪 补气固表,托里排脓等(15以内)例如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 利尿消水肿(18~30),例如防己黄芪汤等 升举下陷,益气升阳(30~60),例如大黄芪汤等   4. 川芎 祛风散寒止痛(3~10)例如风寒夹湿头疼的九味羌活汤 行气活血,安神(10~30)以行气活血的效果,通脉安神。 通络化瘀,调经止痛(30+)例如养血调肝的当归芍药散   5. 葛根 解表透疹,退热升阳,止泻(15以内)例如发汗解表的葛根汤 生津止咳,例如消渴症(糖尿病),粉葛(30) 解肌柔筋,止痛(30+)这类多参考以野葛用之。   6. 白芍 养血敛阴(12以内),如养血滋阴的四物汤。 柔筋止痛(12+)例如,柔筋养血,止痛的芍药甘草汤   但是要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医学科普,并不具备普适性,如遇身体不适,还需根据个人情况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辨证,对症论治才行!#聊聊中医经验##健康科普##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