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正式到来。立冬是中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既有祭祖、饮宴、迎冬民俗,还有吃饺子、甘蔗、生葱等食俗。今天立冬节气,传统“吃三样,做二事,忌二事”习俗要传承,家兴人旺事事顺! 一、吃三样:1、吃饺子,饺子是北方立冬时节必吃的传统食物,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财源广进,象征着团圆和和睦,立冬这天,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共享天伦之乐。北方人看来饺子不但好吃,还有这美好的寓意在里面,馅料多变,可以是肉馅、海鲜、素馅等等,反正只有想不到馅料,没有包不到的馅料。立冬节气,遇到特别鲜嫩的芹菜,买一把回家包饺子,是非常好吃的,连不爱吃饺子的人都吃会觉得好吃,鲜美多汁特别香!2、吃糍粑,立冬节气吃糍粑是南方地区的传统食俗。糍粑是南方地区最为流行的美食,象征着喜庆、团圆、丰收。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一种食品,它的特点是粘、韧、滑、香,是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美食。3、喝羊肉汤,立冬有喝羊肉汤的传统习俗。羊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很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能提高身体素质合御寒能力。 二、做二事:1、祭祖,古代社会中,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重要的一个节日,很多地方都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祭祀,祈求来年生活顺遂、幸福安康!2、冬补锻炼,立冬节气是进入冬季的开始,意味着冬季的正式来临。这个时间段冷空气频发,草木凋零,蛰虫开始进入休眠。在进入冬季的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在立冬不要忘记在滋养身体的同时,注意适度锻炼,让身体更强壮。 三、忌二事:1、忌坐石凳铁凳,立冬之后,室外气温降低,霜气湿气较重,一些人外面走累了,会寻找坐的地方休息一下。而铁凳、石头凳,这些凳子一到冬天就显得格外冰凉,坐上去后瞬间感觉身体会变得寒冷,这些凳子的寒气也较盛,坐久了容易寒气入体。2、忌生冷食物,立冬节气,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慢,消化功能也相应减弱,进食生冷食物会对消化系统产生负担,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生冷食物也会使人体的阳气受到损伤,降低体内的阳气温度,对身体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