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一道命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声令下,直接炒了国防部长加兰特的鱿鱼,转头就把外交部长卡茨扶上了位。这场“换将”到底意味着什么?别小看这一纸任命,中东这盘棋可能就变得更难下了! 说加兰特被炒是“突如其来”,其实也不全对。这位“老实人”军官本身就是个意见多多的主儿,对内塔尼亚胡的军事政策频频开炮。要知道,加兰特可是多次公开指出,内塔尼亚胡的策略存在“大问题”——在加沙地带,他批评政府没能妥善处理人质问题,在伊朗问题上,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内塔尼亚胡太“冒进”了,简直是在往火上浇油。这种指责就像一根根针,直扎内塔尼亚胡的痛处。两人理念完全不合,注定了加兰特迟早要“滚蛋”。 接替加兰特的卡茨,可不是个好惹的角色。这位从外交部长位子转过来的硬派人物,以强硬和激进闻名,对哈马斯和伊朗,那是毫不手软。要是卡茨决定干票大的,未来的以色列军队可能得加班加点应对更多冲突,尤其是在加沙地带和伊朗周边搞点“大动作”。相比加兰特的相对克制,卡茨更像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点燃中东这片火药桶。 奇怪的是,美国至今对内塔尼亚胡的这一操作没说啥。这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要知道,美以关系一直很铁,尤其在军事上几乎是“兄弟情深”。这次美国没有立马表态,反倒显得有些犹豫,这背后是不是另有玄机?美国的沉默或许透露出,他们对内塔尼亚胡的决策并不完全赞同,甚至可能在暗中观察局势,随时准备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盟友关系。这一微妙的态度变动,会不会进一步打乱中东的政治平衡?耐人寻味。 加兰特下台一事,实则揭开了以色列内阁内部矛盾的冰山一角。面对哈马斯和伊朗的问题,内部有人主张温和,有人坚持强硬,两派意见分歧严重。这样的对立直接导致以色列的国防政策像个“拉锯战”,摇摆不定、不确定性增加。在当前复杂的中东局势下,这样的内部分歧无疑是给了对手以可乘之机,让以色列在国际博弈中显得格外“飘忽不定”。 新官上任三把火,卡茨这把火估计烧得会很旺。然而,短期的强硬恐怕只能带来一时的威慑,长远来看却是风险满满。伊朗核问题和加沙地带哈马斯的存在,都是摆在以色列面前的烫手山芋。若卡茨继续高举强硬大旗,不仅可能激化与邻国的紧张关系,甚至会点燃更多跨境冲突。如何在强硬与克制之间找准平衡,恐怕是卡茨需要动脑筋去解决的最大难题。 真实信息来源:钱江晚报(突发!以色列国防部长被解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