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期-《赛义德与苏伊士运河的修建》
赛义德帕夏(Sa’id Pasha,1854-1863年在位)是穆罕默德·阿里的第四子,作为埃及和苏丹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继续进行现代化改革。赛义德推动了埃及的农业发展,特别是引进棉花种植,使其成为埃及经济的支柱。此外,他支持欧洲投资者的计划,这为埃及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机遇,但也埋下了外国干涉的隐患。
赛义德的主要成就与政策
1. 苏伊士运河的开工:
• 赛义德帕夏批准了法国外交家费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de Lesseps)的计划,1859年正式开工修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的修建加强了埃及的战略地位,使它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
• 虽然苏伊士运河的建设对埃及经济有长远影响,但工程巨额的债务也导致埃及逐渐受制于外国,尤其是英国和法国的影响。
2. 土地和经济改革:
• 赛义德允许埃及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从而在埃及确立了较为稳定的土地制度。这一政策鼓励了农业生产的增长,使棉花成为埃及主要的出口商品,帮助埃及度过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棉花的短缺危机。
3. 军事现代化:
• 赛义德帕夏继续穆罕默德·阿里的军事现代化努力,雇佣欧洲教官培训军队,但总体而言,军队的规模和实力有所缩减,以避免引发奥斯曼帝国的警惕。
4. 法典和司法改革:
• 他推广法国的法律模式,引入了欧洲风格的法庭制度。这种司法改革是穆罕默德·阿里现代化计划的延续,也使埃及法律更为完善。
持续的挑战
赛义德统治下的埃及在政治上虽有稳定,但经济上不断增加的债务使国家面临财政压力,尤其是苏伊士运河的建设加剧了债务负担。在赛义德死后,继任者伊斯梅尔帕夏也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埃及受到外国财政控制。
赛义德的影响
赛义德帕夏在位时期的改革使埃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使其逐渐卷入国际政治的漩涡。苏伊士运河的修建标志着埃及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但也为后来的英法控制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