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项因素及权重,歼20以4650分高居榜首。
如图单纯的以100分制来考虑各五代机的综合能力没有意义,还要考虑各项性能的综合得分及其权重,而且还需要加入信息获处与组力能力,以及武器的适配性。
单就隐身来说,还需要考虑它使用的环境,假如歼20与F22对垒,歼20为100,那么F22在RCS能力方面略胜一筹,也只能打80分,甚至还要略低些,因为歼20后面有反隐身体系的支持。当然,当歼20与歼35同体系对彪时,,那么歼20在隐身方面则可能处于下风。
所以隐身与态势感知、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是加法,而是剩法,这么一比,那么歼20是900分,歼35为950分,F22为665,苏57则只有600分,F35为720分。
机动与速度则应考虑武器的适配性,这同样是剩法,这方面歼20如果以B型同它们比,还真有的不好意思,尽管它的亚音速能力并不弱,但它走的却是高空高速高机动路线,能更大的为武器赋能,特别是在超音速机动下发射导弹的能力,这样可以在超音速近战中同时做到攻防兼备,目前好像F22能做到超音巡航发射,离超机动发射还差一步。
另外武器能力与弹舱适配性存在一定关系,因此个人在这里为它们的武器适配性打一下分,歼20因侧弹舱设计可打100分,歼35则只是90分,F22为95,苏57可打85,F35只有80分。
速度与机动合并为一项,与武器适配性相剩之后,得分别为,歼20为1000分,歼35为825分,F22为905,苏57为805,F35则只有560分了。
至于造价,这涉及到工业基础与营销方式,个人不太认图中意见,再列一个吧,以歼20为95分,歼35由于新开车间,前期投入大,暂为90,F22已则为80分,苏57两不占其一,只能是50,F35则为100分。
定下了这些数字,这就来考虑权重了,未来的的远程空战将远大于近战,甚至近战的距离都在10公里外,因此,态势感知与隐身的权重要大很多,至少3倍。
造价从某种意义上已是国力的竞争,因为只有更强的工基础才能造出更多且廉价的战斗机,因此,它的权重更大于前者,10倍吧,个人认为还稍低了点!这也是为什么要造廉价的单发六代机的原因。
综合权重各因素:
歼20是900x3+1000+950=4650分; 歼35是950x3+825+900=4440分; F22是660x3+905+800=3785分; 苏57是600x3+805+500=3105分; F35是720x3+560+1000=3720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点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