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死了你就可以不痛了”湖北一个男孩患肿瘤,去世前要求把自己肾捐给母亲,最终母亲成功活了下来,儿子却失去了生命。 2014年4月2日清晨,湖北荆州一位7岁男孩陈孝天因病去世,他的去世带来无尽的哀伤,但是也点燃了三条生命的希望。 陈孝天的左肾被成功移植至母亲周璐的体内,右肾与肝脏也分别移植到两名病患体内,赋予了三条濒临绝境的生命新的希望。 陈孝天,这位年幼的生命,最终用自己的身体延续了他人和母亲的生机,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疾病的斗争,更是一曲关于母子深情与坚韧的赞歌。 出生在荆州的他,是家中的独子,父母虽不富裕,但彼此恩爱,奶奶陆元秀也常年陪伴,日子虽简朴却充满温馨。 家人都尽力呵护这个活泼的小生命,父母在工作之余,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陪伴他,他从小聪慧懂事,学会自己穿衣服,帮忙做家务,爱撒娇又懂事,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幸福的生活戛然而止,年仅5岁的陈孝天也感到身体不适,走路时总是摇摇晃晃。 起初家人以为是小孩子的玩闹,但他时常喊头疼,行走时也开始不稳,直到奶奶带他去医院检查,才得知真实情况。 结果竟然比周璐的病情更加不堪承受:脑肿瘤,恶性的。这是一个几乎宣判死亡的诊断——患上这种肿瘤的孩子即便及时手术,生还机会也极为渺茫。 这已经是家庭的第二次灾难,早在陈孝天确诊肿瘤之前,母亲周璐突然病倒,最初只是普通的咳嗽,谁都未曾想到这会是绝症的征兆。 随着症状恶化,咳嗽愈加剧烈,她逐渐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最终不得不去医院检查,几天后,诊断报告如一声惊雷落在这个家庭——周璐患上了尿毒症,唯有肾移植才能挽救她的生命。 消息让全家人陷入深深的绝望,但周璐却选择了理智面对,她本想将一切积蓄留给年幼的儿子,默默地决定用透析来延续生命。 可谁也没想到,陈孝天居然得了肿瘤,这个消息彻底打破了周璐的坚强,一个患上肾衰竭的母亲,面对身患脑肿瘤的孩子,几乎感到生命无法承受这样的重量。 尽管内心被撕裂般的痛苦占据,周璐却很快重新振作,倾尽所有来挽救儿子的生命,她与丈夫四处筹款,忍受透析带来的疲惫,每周在医院与家之间往返,支撑着两人每日的治疗。 在家庭一切支持下,陈孝天成功完成了第一场手术,然而命运并未眷顾这对母子,陈孝天的病情急剧恶化,脑瘤再次复发,扩散全身,导致了完全失明,医生告知他只有数月的生命。 面对无药可救的结局,奶奶陆元秀首先提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希望陈孝天能在离世后捐献肾脏救母,挽救周璐的生命。 周璐起初坚决拒绝这一提议,心中只想让孩子安然离开,然而在家人和医护的劝说下,她最终痛苦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随着病痛的加深,年幼的陈孝天却在内心里产生了一种超越年纪的责任感,陈孝天意识到母亲正在遭受一种他无法看到的痛苦,他那颗稚嫩的心变得异常坚定,心中时常燃起保护母亲的愿望。 这份愿望从来没有减弱过,病中的陈孝天虽已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但他有一个简单却坚定的心愿——成为军人,像武警那样保护妈妈。 这个消息传到当地武警支队后,部队特别为他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入伍仪式,那一天,武警叔叔为他戴上军帽,让他抚摸警徽,他在病床上宣誓入伍。 奇迹终究未曾出现,陈孝天被送进急救室,7名医生奋力抢救两个小时,未能挽留住他,生命的监测仪器显示生命的最后跳动,平缓的线条带走了孩子的生命。 手术室内,母亲周璐签下手术同意书后放声痛哭,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她将永远失去自己的孩子,也意味着他从未离开。 术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周璐几乎无法接受儿子的离世,内心被悲伤深深笼罩,她几度梦到孩子,看到他长大,去上学,去参军,醒来后便泪流满面。 陈孝天的离世并未带走他的故事,当地市民自发为这位年幼的“天使”举行送别仪式,拉起“天天我们接你回家”的横幅,悼念这个用生命守护母亲的孩子。 周璐在亲人的陪伴下逐渐恢复,终于从失去的悲痛中找到一丝支撑自己的力量,陈孝天的心愿始终在她耳畔萦绕——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因为儿子希望她能带着他的爱继续生活下去,带着这份遗爱,周璐走向崭新的生活。 参考资料:绝症男孩捐肾救母:妈妈替我活下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